欧展鹏不懂工业设计,但也知道真正的工业设计非常复杂,每一个零件、每一个孔位都要尽可能的精确,使用什么样的材料、必须达到什么样的强度,也有明确记录。
不过虾人的战舰是直接打印成品,因而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分解结构,他只需要把梦里看到的东西完整的、不加任何修改的复制出来就行了。
结果就是他画的快,收到了图纸的落舰山和其他研究机构,却陷入了幸福的烦恼之中。
直接按图纸打印倒不是什么大问题,关键在于没人知道究竟该用什么样的原料,人类没有的原料,又该用什么替代。
结果就是继军方之后,研究机构也分成了两种意见,一是彻底拆解断舰上那台反应炉,把每一个位置用什么样的原料搞清楚,接下来照葫芦画瓢就完了。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3d打印有风险,最好是重新绘制图纸,将原本的设计分解之后,以零件的方式重新组合。
乍一看,这样做似乎有那么点排外守旧、逐本求末的味道,不仅大幅度增加工作量,制造难度也随之节节攀升,既不合适,也不合理。
但是,这种想法也不是一点可取的地方都没有,一来更符合人类的习惯,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万一出了问题,检修更加方便!
一体成型肯定更加先进,可一旦出了故障,就必须更换反应炉,根本就没有修的可能。
零件组装看起来确实有点落后,可出了故障只需要更换损坏的零件,使用成本大幅度降低。
几十年前,军方通常是在战舰上多带一些备件,坏了直接更换就行。
如今就简单了,惯例是在战舰上配两台以上的3d打印设备,出现问题直接打印零件更换,既方便又迅速。
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市场,军方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干脆一口气组建两个实验团队,两个思路一齐上马。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算事么?
等出了结果,哪个更符合军方的要求就用哪个,岂不是两全其美?
于是,两个动力实验组,四个武器实验组相继成立。
嗯,别看欧展鹏只画出了电浆炮的图纸,但这玩意却能拆出不和次级技术,比如电浆的产生和储存,比如怎么才能在出膛之后继续把电浆束缚在一起,而不会因为离子间的排斥而扩散。
这一系列问题不止关系到军方能不能造出电浆炮,还能让人类的储电技术和微粒子的控制技术得到质的飞跃。
想想看吧,一节装满电浆的超级电池,能让一台动力装甲增加多长时间的续航?
此外,无线供电实验组也在紧张的筹备之中。
对于军方而言,无线供电的意义甚至比反应炉还高一些。
毕竟,没有外星反应炉,还有自家的聚变反应堆,可无线供电却关系到战舰护盾、单兵护盾、单兵装甲和电浆炮等一系列武器装备的供能问题,
总这一句话,军方庞大的科研体系,已经围绕着欧展鹏的梦境运转起来。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