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新来的,法乐微点头,成熟温和的俏脸看他道:“既然施主在这里忙,贫尼就不打扰了。” 而见她转身就要走,李夫仁伸手笑道:“大姐留步。” 法乐疑惑回头。 打量她微浓的秀眉,李夫仁目光微转笑道:“我是专门来慈大姐的。” “施主等我?”法乐微愣。 “正是!”李夫仁笑道,想着闲着也是闲着,不如采访采访其幼时就出家至今的感受。 “可是有事?”法乐声音清脆问,却是并没有因他是下人就轻视他。 “我最近有个疑惑,听只有佛学大师能解,所以想请教请教大姐。”李夫仁奉承笑道。 原来如此,法乐道:“既如此,施主请里面坐吧。” “请!”李夫仁笑着作请式。 待和他对坐后,法乐精致如玉的俏脸看他问:“不知施主有什么疑问?” 打量她精致不像话的俏脸,李夫仁对金乌神王低语轻笑道:“要是有头发,这姿色快比的上婵玉她们了。” 金乌神王没话。 “施主?”见他笑呵呵嘀咕不语,法乐疑惑。 “大姐,敢问一句,大姐认为人之初性是恶还是善?”李夫仁笑道。 “人性本善,恶只是因为被环境影响了,自是善良的。”法乐温声道。 “可是人性若是善的,那环境由人构成,为何又是恶的?”李夫仁笑道。 法乐微愣。 “不是吗?”李夫仁笑道。 “任何善都敌不过生存的威胁,可以恶之始皆是因为生存受到了威胁才逐渐形成的。”法乐沉吟片刻看他道。 “因为生存艰难,所以才有了贪嗔痴是吗?”李夫仁笑道。 “你竟还知贪嗔痴?”法乐面露意外。 “略有耳闻。”李夫仁笑道。 美目打量他,法乐道:“施主既知贪嗔痴,那可知贪嗔痴的意思?” “因为曾经缺少才会所求无尽有了贪,因为曾经伤害才会有怒有了嗔,因为曾经迷茫才会易迷执执着有了痴。”李夫仁砸吧嘴道。 微微点头,法乐道:“施主很有佛性。” “瞎的,让大姐见笑了。”李夫仁笑道。 “芸芸众生,总是因需求而苦痛折磨,而不知最大之乐为知知足之,得失之道永无界限,执迷者更是苦难。”法乐道。 见她双手合十低头轻念了句佛号,李夫仁不动声色道:“既如此,何为知足?” “一棵青苗,水撒多了不行,水撒少了也不行,自是够了就好。”法乐道。 “够了就好?”李夫仁挑眉。 “自然之道既是众生之道,先有自然之道再有众生之道,逆自然就不会有众生。”法乐道。 “颇有几分规则的意味了。”李夫仁笑道。 法乐不解。 其的境界是拍马难及自己,李夫仁笑道:“若是自然或是众生的存在只是无边地中的一场意外,大姐以为还有自然之道吗?” 法乐皱眉。 “地之规则变幻无穷,难以一言定之,人间之规则,演自然而生之,既是蝼蚁,寻蝼蚁之道就好了。”李夫仁笑道。 见她低头沉吟,李夫仁道:“但蝼蚁虽却可变,若是能在海浪滔中寻找道一片漂浮绿叶,风平浪静之日不是没有花开灿烂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