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珣走后,李重进如释重负,长长地叹了口气,似乎把积郁在胸口的愁结呼了出来。翟守珣跟随自己多年,为人机智多谋,对自己忠心耿耿,此事交给他去办最合适不过的了。
记得正阳之战时,其更是不惜为己挡敌箭而身负重伤,那关键的一役,要不是李守珣为自己挡箭,自己性命不保事小,正阳如败,那淮南之战也将胜利无望。随后自己率众杀敌,一鼓作气,斩首万余级,追奔二十余里,杀大将刘彦贞,擒裨将盛师朗数十人。世宗大悦,诏书褒谕。其实自己心里清楚,取得这样的战绩,李守珣功不可没啊!虽眼下处境堪忧,但有这样的人追随自己,也心慰了。
李重进从书桌后站起身来,双手负于身后伫立窗前。目光透过细密的雨幕,借着缺月疏星,远处有一桥亭仍依稀可见。李重进披衣推门而出,屋外细雨如丝,踏雨缓行,不知不觉已到桥亭。桥亭建于曲桥宽阔处,桥下溪水潺潺,凭栏远望,夜色已浓,残月如钩,虽已暮春,乍暖还寒。
李重进习惯每晚都到桥亭坐一会儿,喜欢这种晚风拂面的感觉,那样会让人头脑清醒,头脑清醒就不容易犯致命的错误。远处灯火阑珊,不知不觉夜已深。想到爱妻也许正在等待自己入寝,最懂自己的就是她了,她知道自己喜欢在这个时候独处,从来不曾来打扰过自己,想来她已经哄着春娇、虎娃入眠了。
远处谯楼传来两记锣声,接着又传来两记梆子声,二更天了,这是勤劳的更夫在提醒人们该入睡了,但李重进睡意全无。
六年前,也是这样的暮春之夜,残月依旧,细雨依然。但却无法听到这样的更鼓声,杀声震天早已淹没了周遭一切的声音,在那样血流成河的夜里,哪还有人去敲锣击梆呢?
那是高平之战最艰难的时候,周世宗柴荣御驾亲征,此次北汉主刘崇勾结契丹,联合数十万大军欲灭后周,此战胜负关系到后周生死存亡,是故周世宗柴荣不顾个人安危,身先士卒,指挥大军英勇杀敌,一时间士气大增,无不以一当十。
但终因敌众我寡,突然左军溃不成军,纷纷败退,将士们大有退却之意。我自己那时已杀红了眼,见情况危急大吼一声,挥军与翟守珣并肩杀入敌阵,截住敌军。
此时,宿卫将赵匡胤也振臂高呼:“圣上尚且不顾龙体安危,我辈岂敢苟活?”率先冲入敌阵一口气杀敌十余人。一时间士气倍增,纷纷奋勇杀敌。赵匡胤杀得正酣,突然背后一契丹士兵挥大刀向其头顶劈落,此时正杀得兴起的赵匡胤浑然不觉。
眼看赵匡胤将丧命于刀下,翟守珣刚好在近左,电光石火间一掌推开赵匡胤,这一刀却劈在了翟守珣右背上,当即落马。赵匡胤这才知晓翟守珣救了自己一命,转身一棍将那契丹士兵脑袋打开了花。慌忙抱起翟守珣道:“你怎么样了?”见翟守珣双目紧闭早已昏死过去,如此重的刀伤,想必不死也必残,想到为救自己而受如此重伤,当下急道:“你救赵某一命,我必护你一生周全。”
战斗一直到深夜,双方正僵持不下,后方突然杀声震天,一队人马杀将过来,老远叫了一声:“重进兄,我来也。”然后挥师杀入敌军,一时间敌军溃不成军,大败而逃。原来是李筠率领五千援军到了。全部人马趁势追杀敌军,此战以周军大获全胜,亦巩固了大周江山。
战后翟守珣在医师精心医治下,调养了半年之久刀伤方愈。期间赵匡胤频频来访,给翟守珣送人参、灵芝、药丸,关怀备至。
想到这里,李重进微微皱了下眉,觉得好像有什么事安排得不妥,但又不知道哪里不妥。多年的戎旅生涯让他的这种预感很准,很多次这样的预感让他避免了很多次危机,但这次总是想不起哪里安排欠周全。思索良久不得要领,长长叹了口气。
突然感觉自己有些累了,几十年戎马生活还不曾有过这种感觉。当初追随周太祖郭威时,因自己是其外甥,虽然举贤不避亲,但自己首先得是“贤”,须顾全大局不可给太祖难堪,是故自己每逢杀敌总是冲在最前面,遇到难事也敢于自己承担。也因为这样的性格而招人嫉恨,独与韩瞠眼韩通成为至交,因其也是性格直爽、勇猛过人,与自己志趣相投,但可悲的是早已惨遭杀害了。
想当初与太祖、世宗及韩通杀敌喝酒,相谈甚欢,甚觉人生欢畅,现下他们都一个个撒手人寰,自己孤身一人,自己还是什么时候喝过酒都不记得了。世间唯独李筠与自己还能交心,曾经一起南征北战一起把酒言欢,但两人相距千里,一南一北,如何面见?世间还有谁能与我猜拳畅饮、推心置腹地促膝长谈呢?翟守珣?虽然曾一起出生入死,但好像他一直是个拘谨的人,从不与我多言半句。世间知己难觅,所以还是孤独者居多。
李筠目前的处境与自己一样,我们南北呼应的局面已对赵匡胤构成威胁,势必对我们各个击破,我们只有同心同德共抗赵贼,才能光复大周,但愿这封信能早日送到他手里。想到这里,李重进心里捏着一把汗。
远处传来一声梆子的声音,三更天了。李重进困意更甚,突然间觉得厌倦了这种血雨腥风的日子,曾经的知己一个个离去,留给自己的只是孤独,战乱不断生灵涂碳,这种日子何时休?甚至想,如果不是觉得愧对太祖太宗,自己还会与赵匡胤针锋相对吗?
自己也不知道,或许会,也许不会,可惜世间没有如果!起身拢了拢衣服,看了看曲桥下面的溪流,溪流里月影被撕得粉碎,四周虫声唧唧,黑夜影影绰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