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秦时的日常生活正文卷第五十五章得罪了方丈还想走?“另外,此次案件中,寡人查到了金氏一族在河东郡偷漏粮税,盗窃赈灾石涅的证据,诸卿也一并看看吧!” 话未说完,嬴政忽然又神色冰冷的丢下一堆竹简。 原本还有些朝臣似乎想要说些什么,然而当他们见到嬴政忽然又丢下这一堆‘证据’后,当即默契的闭上了嘴巴。 嬴政的态度已经很明显。 既然事情‘真相’已经查清,而且金氏一族和金有钧也是死有余辜,那么剩下的一些案情细节所有人也不要追究了,点到为止就差不多了。 嬴政看向昌平君。 昌平君躬身站在文官之首,抿了抿嘴唇,最终还是没有多说什么,算是默认了嬴政的决策。 他这次算是被罗网小小算计了一把。 但总体来说也并没有损失什么,甚至能恶心墨君一把,对他来说已经算是小赚了。 毕竟对于金有钧这条命本就只是‘废物利用’,至于金氏一族几十条人命,对于他来说更加算不上什么。 之后嬴政又看向墨君,墨君也没有开口发言。 纵观全局。 这次金有钧一案收益最大的人,无疑还是嬴政。 首先就是金有钧的死亡,让嬴政可以顺理成章的将李斯推到‘廷尉’之位,从而将这一个原属于‘楚国外戚一脉’的九卿职权,收归掌中。 二,受到墨卿的影响,阴阳家也提前加入秦国阵营,算是让嬴政白嫖了一个诸子百家中的大派。 三,为了缓和双方关系,罗网私下还给嬴政送了一份大礼,作为赔罪。 四,罗网组织本身。 五,查清案件‘真相’,还了墨君清白,为嬴政解决了一个萦绕心头的大麻烦。 这一波躺赢,属实是嬴政吃花椒——赢麻了。 至于说嬴政有没有看穿这场罗网自导自演设下的局。 也许看穿了。 也许没有。 但到了这一步,这种事情压根就已经不重要了。 帝王无情。 身为一国之君,嬴政考虑事情的角度,显然不可能还和普通人一样,按照个人的善恶、好坏、黑白、爱恨······之类的情绪进行决断。 身为君王,嬴政只会看“价值与利益”。 嬴政为什么那么看重墨君? 真以为只是因为墨君投靠的早,所以才那么重视他吗! 不。 真正的原因,就是因为墨君对嬴政有价值,而且价值很大,所以他才能容忍墨君很多肆意妄为的地位。 而如今的罗网也是同样的道理。 上述除了第二点外。 其余的利益,基本都能算是罗网这一波带给嬴政的。 也正是因为看到了罗网的能力和价值,嬴政才能摒弃罗网曾经刺杀过自己的事实,将这个曾经的生死仇敌,纳入自己麾下。 而罗网此番费尽心思,只为了把自己‘打包’送给嬴政。 这种行为看起来似乎有点傻。 那么这样的投资究竟是值得,还是不值得呢? 何况罗网这次虽然在物质方面损失不小,但却也获得了不少隐性收益。 其中最大的一点收益便是‘名望’,而且这个‘名望’还是罗网踩在墨君头上拿到的。 如今的秦国,墨君的权势要说一手遮天还是有些夸张,但当下的秦国朝堂之上,敢与墨君争锋的人,确实屈指可数。 可现在罗网却借助金有钧一案,狠狠戏耍了墨君一次。 这件事的影响一旦扩散出去,自然就会给其他人释放出一个信号,那就是罗网之权势,不下于墨君。 如此一来。 罗网在他们还没有加入秦国的时候,便已经通过墨君提前打出了自己的名声。 所以真要说起来。 这次争斗中,唯二亏了的人,大概就是墨君和金有钧两人。 金有钧不用说。 他是真正的亏没了,而且不仅是自己亏没了,甚至还连累整个金氏一族上下几十口人命,全都一起亏到了阴曹地府。 而墨君差不多属于小亏。 因为在这一次算计中,墨君并没有受到什么实质性的损失,只是心态被人恶心了一把,另外受到了一些名望上的损失罢了。 唯一能算得上危险的地方,大概就是乱神的那一波刺杀。 这次刺杀知晓的人不多。 墨君也懒得把这件事拿出来说,毕竟做到他现在这个位置,每年遭遇的刺杀都在两位数往上,一场刺杀根本不值一提。 何况罗网行事谨慎,连刺客尸体都没留下。 唯一能算得上证据的东西,也就剩下那一把‘乱神名剑’。 但名剑这种东西,放在江湖中可以说是剑客的标志,但在律法上,这玩意儿连作为‘证据’都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