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人间问道 > 第一百五十一章 国事

第一百五十一章 国事

这些个群臣之中自然不会有三阁阁老和太师这样的官场巨擘,而六部尚书平时则不会会和群臣一起拾阶而上,不过今天比较特殊,所以他们也跟着走了这么一遭。

玉阶之上泾渭分明,最前头自然是官补子最大的六部尚书,监察院御史,国子监祭酒等几人,再后面则是一些侍郎之职,依次往后。

今日朝会比较特殊,按律各个衙门的主事,员外郎等等甚至是七品小官也必须参与,如此一来玉阶之上倒是分外热闹。

太极殿之中自然站不下如此多的官员,这样一来那些个五品之下的官员势必是站在太极殿之外的。

其实就算不是今日,这些个五品以下的官员,除非是一些身份比较特殊或者是明显未来可期的官员或许可以进入太极殿之中,其余那些个无法更近一步的小官们可能终身都无法入殿,这是很正常不过的事。

在群臣未到太极殿之前三阁阁老就已经率先入殿,而太师徐博温则没有入殿反而开始出殿站于殿前。这个时候群臣已经走上玉阶,而徐博温则是往侧面走了几步示意群臣入内。

见到这一幕群臣们早已经见怪不怪了,每次科考之时这位天渊太师都是这么一出,在群臣早朝之时他则会于下面对那些个即将殿试的贡士们来一场问心之局,这是武皇授予他的特权,故此不需要早朝面圣。

事实上武皇对于这位太师的特权可不是这么一点半点,总之这位太师与武皇的关系绝对不仅仅是一般的君臣关系,这一点只要是天渊官场上的人没有一个不清楚的。

所以无人会在武皇哪里去说这位太师的坏话,更不可能去告他什么僭越之举。

一方面是武皇的绝对信任,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这徐太师实实在在是个不好惹的角色。

不同于杨王,对于杨王那类人来说不屑也不会去和他们一般计较,另一方面武皇的态度也很奇怪,对于杨王虽然看起来也极为信任但实际如何明眼人都能看到。

但是这位当朝太师大人可没有那么好说话。谁要是惹的这位太师大人不高兴对方一定会让他很难过很难过,毕竟这位太师曾经在开拓天渊朝堂规矩的时候曾经当着武皇的面对群臣说过这样一番话。

那一番话简直是闻者心惊,当然,很多的则是被他后来的做法震撼到了。

当然徐博温曾很冷漠的对着群臣冷静开口:“你们可能觉得读书人,尤其是像我这样的军师类的文臣脾气会好一些,肚量会大一些,性子会和缓一些,但是如果这样认为他们就大错特错了。

我这个人固执而又霸道,而且也比较喜欢记仇。虽说我辈读书人讲究个养浩然气。但也讲究个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所以,诸位最好不要犯到我手里,不然可就要想好是否能够禁得住我的手段了。”

当时群臣可是亲眼看到过徐博温说这番话时的样子,面色冷峻语气淡漠,而气氛一度也有些僵硬。

当时还是武皇笑着打圆场,说是徐博温就是这样一个臭脾气,大家熟悉了之后就好了,完了之后还强调了一遍徐博温的话可别当玩笑。

或许是有些人真不太信邪,又或者真的把徐博温的话当成了一个玩笑,总之最后这些人都再也没有出现在这天渊朝堂之上了。

其中最为著名的则是前朝设立的总督衙门,当时天渊刚建国,很多东西还是沿袭旧制,而当时的总督衙门则依旧存在。

当时的总督则想当于如今得三阁阁老这样的职位,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当时的总督在徐博温整改吏制之时和对方的意见相左,最终用了一些下作的手段企图孤立徐博温。

而那个时候的徐博温则很干脆,直接在太极殿之中便干净利落的将那位总督大人踩在脚下,之后将所有涉事官员一应查办了。

当时涉事官员很多,甚至还有两位尚书大人,以及一些个侍郎,以及地方的布政史,这些人或许是想着人多势众,即便是东窗事发也不会如何,但却无论如何都没想到徐博温会如此下手决绝。

当时徐博温彻查此事的时候有一些未参与此事的官员曾害怕一次处决如此多的官员会导致朝局不稳,所以上奏武皇希望可以从宽处理一些,但到最后这些奏折都未见回应。

最终徐博温大刀阔斧,干净利落的将这些个官员处理之后群臣才意识到这个看起来文质彬彬的读书人不是个善茬。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