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代还是太穷,所以限制了人们的想象力。</p>
都办完之后,李卫国又把三个存折都放回包里,等回家再给大姐好了,免得她紧张。</p>
临走的时候,李卫国还朝那个想要插队的中年人笑笑:“同志,这回轮到你了。”</p>
那个中年人早就没了脾气:他属于过路财神,钱都是公家的;而人家的钱,都是自己的。</p>
姐俩出了银行,李金梅还要去百货商店,准备给二弟李卫军买一块手表。</p>
当大姐的就是心细,家里五个人,小当家太小,暂时没她啥事,剩下的三个人,都有了自己的手表,只有大军的手腕上,还是光熘熘的。</p>
不过他们这边,现在购买手表还得凭票,一般的单位职工,都发手表票,只是他们农民没地方淘弄。</p>
没法子,李卫国就在百货商店门口踅摸票贩子,好歹算是弄了两张手表票。</p>
没错,是两张,一开始李卫国还有点奇怪:大姐要两张票干嘛?</p>
等到在出售手表的柜台前,看到大姐挑选了一男一女两个款式的手表之后,李卫国也不觉面露笑意。</p>
干得漂亮!</p>
李金梅难得来县城一趟,又买了几块布料,再过一个多月就过年了,当然要给家里人准备一身新衣服。</p>
等姐俩回到家的时候,天都已经黑了,李玉梅把他们迎进屋:“再不回来,二哥就要去找你们啦。”</p>
李卫军早就张罗着要去的,不过被李玉梅给拦住了,这丫头对自己的三哥,十分有信心。</p>
李金梅则脱了外衣之后,把两块手表递给李卫军。</p>
明显看到,李卫军愣了一下,然后也激动起来,谁不希望自己手腕上戴上一块明晃晃的手表啊。</p>
李金梅亲手帮弟弟把手表戴上,喜滋滋地拍拍李卫军的胳膊:“这才像样嘛。”</p>
“姐,手表挺贵的。”李卫军也抬起手腕看看时间,下午五点整。</p>
李金梅把另一块女士坤表也塞进他手中,这下可把李卫军给搞蒙了,诧异地望着大姐:“这,这……”</p>
旁边的李玉梅嘻嘻两声:“二哥,这是叫你送人的。”</p>
“送谁呀?”李卫军还晕着呢。</p>
“送给该送的人呗。”李玉梅调皮地朝二哥眨眨眼睛。</p>
然后李卫军的脸,就唰的一下红了:“这,这样不好吧?”</p>
李卫国也笑了:“二哥,你一个男同志,可得主动点。”</p>
这一下把李卫军说的,脸更红了,不过心里却满是甜蜜。</p>
这个时候,小当家不干了:“你们都戴手表啦,就剩下我没有,哼!”</p>
“没事,三哥再给你画一个。”李卫国最会对付小妹了。</p>
李小梅点点头:“那得画个大的!”</p>
一大家子,全都笑了起来。</p>
吃过饭,李金梅又跟着李卫国去了一趟水库这边,亲眼瞧瞧鸡窝里面的那些小鸡,看到再没有打蔫的,这才彻底放心。</p>
至于村子里,则是损失惨重,大多数人家的小鸡都是连窝端。</p>
王队长家还剩一只,不过是个大公鸡,气得他磨刀要杀鸡吃肉:母鸡都没了,要公鸡干啥?</p>
结果被队长婶子给拦住:来年还得再养鸡崽子呢,再说了,留着打鸣也好。</p>
李金梅的鸡场这边,也宰了十几只小公鸡,剩下的留着做种。</p>
还真按照李卫国的说法,一只都没卖,都留着自个家吃。</p>
杀鸡的当天,就炖上两只,把知青们还有村里比较亲近的人请来,摆了两桌。</p>
两只白条鸡,再加上十几只小鸡的鸡血和鸡心鸡肝啥的,都一起炖了,里面加上土豆干和粉条,炖得油汪汪的。</p>
这边冬天没有鲜菜,所以在秋天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晒了不少干菜,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土豆干。</p>
先把土豆整个烀熟,然后扒皮儿,切成薄厚适中的土豆片,码到帘子上晒干。</p>
晒完的土豆干,色泽金黄,吃的时候用水泡一泡,用来炖鸡炖大鹅,非常好吃。</p>
李小梅也终于可以开荤,美滋滋地啃着鸡腿。</p>
不过小丫头也没忘功劳最大的赵老板子,是老板叔开四轮子,把她送到县里医院的。</p>
所以她特意给赵老板子夹了两根鸡爪子,老板叔最爱啃这个,一根鸡爪子,就能喝二两酒。</p>
小当家也挺好奇的,也夹了根鸡爪子要尝尝,然后被大姐给没收:“小孩儿不能吃鸡爪子,写字跟鸡刨似的。”</p>
那可不行,小当家是个爱学习的孩子,说啥也不能啃鸡爪子。</p>
赵广定一听,立刻把碗递过来:“鸡爪子给俺,俺不怕写字难看。”</p>
王大拿就忍不住揭老底:“你那是根本就不会写字好不好。”</p>
这老哥俩又掐上了,大伙嘻嘻哈哈听个乐子。</p>
在当时的农村,还真有不少类似的说法,都挺有意思的。</p>
比如说,不能捅小燕窝,那样会瞎眼睛。</p>
类似这样的,其实就是一种最朴素的保护意识。</p>
还有最多的就是告诉小孩子不能吃这吃那的,什么吃猪尾巴就怕后,不敢走夜路;吃鸡脑袋结婚的时候下雨之类。</p>
有的有些道理,比如年头太多的鸡头,可能含有的毒素比较多,所以才有十年鸡头赛砒霜的说法。</p>
有些就纯粹是东西太少,编瞎话不许小孩跟着抢了。就像是猪尾巴,就那么一小根,大人正好下酒,就别给娃子吃了。</p>
炕上一桌,多数是村里人,老村长王队长,还有王大拿和赵广定等人,由李卫国陪着。</p>
</p>
地上一桌都是年轻人,李金梅在这边照应着。</p>
正是猫冬儿的季节,都没啥大事,最适合大伙聚聚,喝点小酒。</p>
等吃完了,撤去碗快,又倒上茶水,众人开始唠家常。</p>
李金梅一边给大伙倒茶水,一边拿眼睛望了老村长好几回。</p>
这时候,就该老村长上阵了,他今天除了喝酒,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呢。</p>
于是在抿了一口茶水之后,老村长就开了腔:“燕子啊,过来过来,咱们爷俩唠唠嗑。”</p>
王燕也帮着刷完碗,正坐在北炕纳鞋底呢,便听话地坐到南炕的炕沿上。</p>
“燕子啊,你是咱们知青点的点长,觉得咱们大馒头屯咋样?”老村长打开话匣子。</p>
王燕点点头:“挺好的,乡亲们都挺照顾我们知青,特别是我们刚来的时候,给大伙都添了不少麻烦。”</p>
这话是真心话,也有别的知青点的知青,来他们这边串点儿,说起来过得更艰苦,而且还跟村民产生不少矛盾。</p>
而大馒头屯这边,有老村长和王队长这两位压阵,还算不错。</p>
尤其是最近这几个月,知青们和李卫国一家接触密切,彼此关照,相处得很好。</p>
老村长也感觉挺满意:“燕子啊,你们知青也确实挺不容易的,城里长大的娃,来到农村,吃了不少苦。”</p>
“国子回来,也找我聊过,燕子你是个好孩子,要强,不忘本。”</p>
王燕都被夸得有点不好意思,她感觉今天的老村长有点怪怪的,反正和平时不大一样,难道是有什么事?</p>
她正琢磨着呢,就听老村长的声音再次传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