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我的科学时代 > 第二百七十五章 见面!

第二百七十五章 见面!

只不过……</p>

余华可不觉得自己这个区区高中生,值得戴老板如此对待。</p>

至于马甲张三,余华则认为蓝衣社还未发现自己与张三之间的关系,这个判断的概率为百分之八十,剩余百分之二十则是蓝衣社已经发现自己与张三、组织之间的关系,正在放长线钓大鱼。</p>

任何可能性都有,出于科学严谨思维,余华绝不下定论。</p>

毕竟,当初他冒着暴露身份的风险,通过近乎明文的信息传递方式,与林婉为代表的组织建立联系。</p>

这个过程之中,两份技术资料是否泄漏,余华不敢保证。</p>

基于第一种80%概率没有发现的判断,目前身份与马甲逻辑关系大致如下——蓝衣社只知自己的真实身份,但不知马甲张三已经向组织泄露红密资料,只认为张三是发表《中华机械制图》的作者。</p>

组织知道马甲张三,但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p>

日本人或许知道马甲张三,但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p>

如果是第二种20%概率放长线钓大鱼,得,蓝衣社是真正的超级大赢家,自己的小动作和行为,以及所有技术资料早已落入蓝衣社之手,对方就等着收网。</p>

而要论现实情况究竟属于是哪一种,那么,余华倾向于前者。</p>

余华相信骨灰级军迷掌握的现代反侦察技巧和意识,更相信自己的直觉与判断。</p>

话说回来,至于当初为什么要通过近乎明文的方式传递信息……</p>

原因很简单,并非余华不能设计复杂的密码传递方式来保证信息安全,而是太过复杂的密码传递方式,会导致信息交流困难。</p>

简而言之,组织那边可能无法解密。</p>

选择用邮政系统寄送技术资料,这是一种高风险和高回报的最优解,而余华承担得起这份风险……</p>

大不了放弃外出留学计划和战略科学家目标,扎根于根据地,直接走武器研发的道路。</p>

时间一分一秒流走,约莫五分钟过后,杨修的身影准时出现。</p>

“余华先生,刘管家已经动身,见面时间为六点整,由我来接你们前往见面地点。”杨修言语清晰,迅速说道。</p>

“好。”</p>

得到这番答复,余华点了点头,没有过多解释,转身往回走。</p>

……</p>

“庄前鼎,1902年生,籍贯上海青浦,国立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系主任,正教授,获得康奈尔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的双硕士学位,主要从事机械、化工、冶金、航空动力、电力等领域研究。”</p>

“1920—1924年毕业于上海南洋大学机械系,获机械工程学士学位。”</p>

“1924—1925年任交通部技术员,交通大学助教。”</p>

“1925—1926年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院,获机械工程硕士学位。”</p>

“1926—1928年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化学工程硕士学位。”</p>

“1928—1932年四年间,任麻省理工学院助理研究员,波士顿斯威工程公司工程师、爱迪生公司工程师、芝加哥地区电厂工程师。”</p>

“1932年回国,亲手创立清华机械工程系,任国民资源委员会机器制造厂代理筹备主任兼技术顾问,自主设计建造清华15英尺风洞项目。”</p>

“以上,便是庄前鼎教授身份资料。”</p>

城北,一家客来茶馆里面,一名年轻人员手持最新收集的报告,逐一给出庄前鼎教授的身份信息和简历。</p>

念完所有信息,这名隶属于北方特科股的年轻同志,随即离开会议室。</p>

房间内,坐着放下一大堆重要工作的刘微,以及一直在组织内从事工作的林婉。</p>

不同于领取大学通知书后就到校报到的余华,林婉在余氏七塔项目结束后,就一直待在组织内工作,还没去北大报到。</p>

“青鸾同志,这位庄前鼎教授,可真是一个大人才啊,一个学位接着一个学位的,各种工程师,肚子里的墨水啊,比十个我还多。”刘微取出一根香烟点燃,抽了一口,缓缓说道。</p>

“教授同志,据我所知,庄教授是清华最优秀的教授之一,他怎么会跟余华一起与我们见面呢?”林婉说道。</p>

“这也是我心中的疑问,我大概有个猜测,但却不敢说。”刘微笑了笑,说道。</p>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