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我,怪谈制造者 > 第五十九章 《游客守则》分析(中二)

第五十九章 《游客守则》分析(中二)

5、狮子园区的假山疑似“安全区域”,或许可以躲避未知存在。</p>

6、应该时刻注意工作人员的工作服颜色,以免再度陷入危险。</p>

7、白狮子并不能完全驱逐“污染”,只能尽快离开动物园。</p>

……</p>

</p>

</p>

</p>

</p>

</p>

作为第十条规则的补充,第十一条的第一部分,依然是“强调认知”。</p>

接着,第二部分则再度说明,“白狮子”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同时也可能会有未知存在混入其中,为被污染者带来新的危险。</p>

“告知工作人员”,应该是通过提醒让工作人员进行处理,这也说明,或许只有被污染者才能发现多出来的“白狮子”。</p>

而很显然,工作人员是有能力让“白狮子”恢复到正确数量的,这就意味着这多出来的“白狮子”应该并不算强大。</p>

结论:</p>

1、牢记“白狮子”只有四头。</p>

2、有“未知存在”能混入“白狮子”中,且只有被污染者能够发现。</p>

3、这个“未知存在”在狮子园区的力量并不强,能够被驱赶走,说明狮子园区的确是动物园的各个园区中相对最安全的。</p>

……</p>

</p>

</p>

</p>

</p>

第十二条规则,非常好理解,只要是对“精神污染”有认识的人。</p>

很明显,不管是“兔子”还是“兔子玩具”,都是作为一种“污染源”而存在,而“污染”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打破并扭曲一个人的“固有认知”。</p>

只是,人类在十二岁之前,意识是一片混沌,不论是对世界的认知还是自身的三观都还没有完全成型。</p>

在这种本就混乱的状态下,也就不存在扭不扭曲,因此“精神污染”对于十二岁以下的孩子是无效的。</p>

然后就是十三到十七岁,这是所有认知和观念逐渐建立的一个年龄段。</p>

而在这期间孩子的认知是处于一个从混沌到清晰的变化状态,因此对于“精神污染”依然有着一定的免疫力。</p>

以此类推,到了成年之后,一个人对于世界的认知也基本成型、稳固,有了一套完整且清晰的框架。</p>

这也就是“精神污染”最能够发挥作用的土壤,能够令一切都回归到混乱状态。</p>

结论:</p>

到此可以完全确定,动物园里存在着强大的“精神污染”,“污染源”之一,就是“兔子”!</p>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