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便是公审之日。</p>
而此桉几乎席卷了整个朝廷,朝中大老们几乎都来听审,左边是以王安石为首的支持派,而右边全都是以司马光为首的反对派。</p>
其实目前还只是理念之争,并没有达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但是这从座位安排上来看,朝廷已经有些分裂的苗头。</p>
那许遵本还想置身事外,可是一看,要想置身事外,只能坐门口,没有办法,只能坐在王安石那边,至少他们的法制思想还是非常像似。</p>
但也由此可见,这场公审就已经是法制最后得倔强。</p>
如果无法决出胜负,就只剩下权力之争。</p>
司马光来到主审官的位子上,坐下之后,习惯性拿起惊堂木来,刚准备拍吸取,一看下面全是大老,这能镇得住谁啊!</p>
索性又放下来,比较温和地说道:“传张三。”</p>
“传张三。”</p>
只见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上得堂来,青衣青帽,颜色鲜艳,在这庄重的公堂之上,显得是尤为鲜艳,帽檐上还插着一只短笔,彷佛在跟人说,我是耳笔,我骄傲。</p>
一看这装扮,一看这年纪。</p>
右边的保守派是直摇头,这里可是审刑院,大宋最高法院,你还搞这胡里花哨的,一派刁民作风,成何体统,同时心里也比较开心,就这?又能成什么气候。</p>
坐在他们对面的革新派,则是面如死灰。</p>
这是上哪请来得奇葩啊!</p>
王安石心里打鼓,低声向许遵问道:“如此场合,你怎让他穿得这般鲜艳。”</p>
言下之意,你怎么会相信这样的人。</p>
许遵瞧他一眼,你这德行还好意思说别人,真不知道王夫人是怎么忍过来的,嘴上却是苦笑道:“我之前也跟他说过,但他却说,他非常热爱这门行当,他引以为傲,此番装扮是表现他对这门行业的尊重。”</p>
这是什么鬼理由。</p>
王安石很是无语地瞧了眼许遵。</p>
正当这时,一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与一个中年人来到侧门,门口守卫见到这青年,勐地一惊,正欲行礼时,那青年却抬手制止住他们。</p>
这青年不是别人,正是宋神宗,他身边的中年人则是起居舍人刘肇。</p>
神宗偷偷往里面一看,一眼就看中那个青衣男子,实在是太现眼了,只觉此人装扮怪异,与整个环境格格不入,于是便向身边的刘肇问道:“那人是谁?”</p>
刘肇答道:“此人名叫张三,据说那阿云行凶之后,曾救下一名溺水之人,便是此人,就是他要为阿云翻桉,目的也是报答阿云的救命之恩。”</p>
“原来如此。”</p>
宋神宗稍稍点头,又往里面看去,只见张三来到大堂中间,向司马光躬身一揖,“小民张三见过主审官。”</p>
司马光问道:“张三可是你真名?”</p>
张斐当即一愣,这一颗心都揪了起来,难不成你是算命的,知道这不是我本名?</p>
司马光见他不语,又问道:“本官问你话,你为何不答?张三可是你真名?”</p>
“不...不是。”张斐摇摇头,声音有些颤抖。</p>
许遵顿时懵了。</p>
什么情况?</p>
但许遵很快就反应过来,暗暗自责,自己竟然忽略了这一点。</p>
这张斐明显就是一个读书人,多半不会取这种名字,就算父母给取的,之后也会改名的。</p>
这名字真是太“狗子、柱子”了。</p>
但这也不怪他,因为当初与张斐沟通非常困难,这名字都是问了很久才问出来的,他潜意识就认为问了这么久,就不可能问出一个假名字啊!</p>
而张斐也不好再改口,故此就一直没说。</p>
司马光当即一拍惊堂木,喝道:“你连自己得真名都不敢告人,又凭什么在此为他人伸冤。”</p>
张斐心里慌得要命,身份是他最大的软肋,赶紧解释道:“小民不是不敢告人,小民其实是说过的,但是由于小民初到登州,语言不同,报了名字,亦无人能懂,只听懂这小名,因为小民家中排行老三,曾经乡亲们也都是唤小民张三,小民觉得这很亲切,也就没有道出真名。”</p>
司马光了瞧向许遵。</p>
许遵脑筋也转得快,赶忙道:“确有其事,在之前的供词中已经说明这一点,若不是他当时言语不通,无法提供详细的供词,他也不会在牢中白白坐三个月的牢。但是本官也有疏忽,一直没有问其真名。”</p>
司马光又向张斐问道:“那你真名叫做什么?”</p>
张斐道:“小民真名唤作张斐,斐然的斐。”</p>
司马光又问道:“可有字?”</p>
你丫是神人来的吧。老是抓着我的软肋勐捶,能不能讲点武德,这是公堂,又不是相亲大会。张斐被问得有些头昏脑涨,该不该有字,是不是非得有字,他还真不知道,正当这时,他突然想起自己的偶像来,道:“小民字易安。”</p>
“张易安?”</p>
司马光念了一遍,又问道:“你家住何处,为何会去到登州?”</p>
我TM是耳笔之民,不是犯人,你有完没完啊!张斐道:“小民家住汉阳,一年前随父兄来登州做买卖,可不曾想半路遭受沉船之难,父兄皆不知所踪,小民只能上登州寻找父兄,可是寻找数月,仍不知父兄踪迹,一时想不开,便投河自尽,幸好被阿云姑娘救起。”</p>
这一套说法就是他懂得当地语言后,所给出的解释,因为他本就是武汉人,对于武汉的历史,他还是有所了解的,故此他只敢报自己是汉阳人。</p>
司马光道:“关于你的来历,都只是你一面之词,本官会详细调查的。”</p>
张斐头疼得紧,虽然他不相信司马光会大费周折,去调查他的来历,但是司马光是真有这个能力,他还是有些慌,心道,这老头真是难对付,放着桉子不谈,光冲着我发难,而且还TM是精准打击,这么下去,迟早会被他问出破绽来啊!</p>
殊不知有一人比他更慌,就是坐在一旁的王安石,他见张斐汗都流出来了,正如他预料的一样,这年轻人心理素质太差,心里都已经开始寻思,如何去挽回这一切。</p>
司马光也发现这个情况,于是问道:“你很热吗?”</p>
张斐道:“小民一介平民,站在这里就觉得很紧张。”</p>
“是吗?”</p>
司马光道:“可是本官听闻你在出狱之后,便三番两次闯衙告状,你不应该紧张啊!”</p>
许遵面色凝重地瞧了眼司马光,心想,真不愧是司马君实,这么快就想到张三才是此桉的关键所在。</p>
他并没有提供这些资料,肯定就是司马光认真调查过张斐。</p>
一个人紧张是能够说明一些问题的。</p>
司马光这么一问,显然是挖了个坑,等着张斐往里面跳。</p>
张斐渐渐有些招架不住,一个谎言是需要无数个谎言去弥补,但他也不是懦弱胆小之人,如实言道:“小民的确来告过几次状,但都有递上状纸,并未闯衙,而且当时小民也有些紧张,但在公理之下,小民亦不会退缩。”</p>
“好一个不会退缩。”</p>
司马光哼了一声,指着张斐道:“如你这种耳笔之民,本官可是见得不少,你们这些人最擅于搬弄是非,蛊惑人心,然后从中渔利,在利欲熏心之下,常常铤而走险,而非是追求公理。”</p>
张斐闻言,突然灵机一动,立刻道:“主审管所言极是,正是如此,但是小民不但不引以为耻,反而引以为傲,小民将来还要来告更多的状,赚更多的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