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慕容信长刚刚回到家,就看见了一个他十分熟悉的人。</p>
虽然脸颊标志性的长髯已经消失,但那微微眯着眼睛的习惯和魁梧的身材,还是那么的显眼。</p>
此人赫然就是当初张昭进入关中平乱时,站在时任华州镇国军节度使赵匡赞身后,那位神似关二爷的武将。</p>
永乐公主放下一杯茶,就施施然的走出去了,连一点好脸色都没给慕容信长。</p>
自从慕容信长带回了高昌庭州都督仆固逻的一对姐妹花以后,永乐公主就跟慕容信长闹脾气好几个月了。</p>
不过,这也实际上只是永乐公主手段而已。</p>
对她这种身份的正妻来说,不用这种方式表达下自己的不满,震慑下丈夫,那以后家里就有的热闹了。</p>
而且对于能否同意丈夫妾室进门,本来就是正妻最重要的权力,必须要维护。</p>
不过,永乐公主还是知道轻重的,有些事情,可以耍下小脾气,但有些事情必须要谨慎对待。</p>
比如现在,就是不能耍小脾气的时候。</p>
因为张昭明面上是靠张烈成的锦衣使者收集各方情报。</p>
但在关于石重贵以及后晋朝廷动向方面,张昭最倚仗的可靠来源,恰恰是永乐公主。</p>
因为石敬瑭的正妻李太后,就是永乐公主的三姐。</p>
后唐明宗李嗣源更是生了十五个女儿之多,能长大成人的有十二个,各个都嫁入了中原的实力派之家。</p>
依靠这条线,慕容信长与永乐公主为张昭建立了最为可靠的一条情报网。</p>
石重贵名义上的母亲李太后,亲自把关于石重贵以及后晋朝廷的消息传递给张昭,没什么比这个更加准确的了。</p>
“仆赵仙,拜见十五阿郎!”</p>
赵仙辅左的赵匡赞,其母亲是李嗣源的十三女燕国公主,慕容信长则娶了第十五女永乐公主。</p>
此时有称姑爷为阿郎的习俗,所以赵匡赞以及身边人,一直是用十五阿郎称呼慕容信长的。</p>
“仙翁乃是长者,切勿多礼,美哥儿在辽国可还好?听闻十三姐病逝于幽州,不知道他该有多伤心。”</p>
赵匡赞小名赵美,慕容信长是他的十五姨夫,所以可以称一声美哥儿。</p>
赵仙已经快五十岁了,还是在赵德均、赵延寿父子出奔契丹以后,一直照顾赵匡赞的忠仆。</p>
地位跟张昭身边的老张忠差不多,是不能以仆人视之的。</p>
“大郎君还好,就是日夜思念着想要回来中原。唉!”</p>
说到这赵仙长叹了一口气,“主上鬼迷心窍,竟然把契丹主视为君父,大郎君无计可施,所以差遣仆来十五阿郎处问计。”</p>
听到赵仙如此说,慕容信长也是眼中冒火。</p>
因为早在去年,他就以连襟的身份,去信赵匡赞的父亲赵延寿,希望他能迷途知返,弃暗投明。</p>
结果赵延寿连信都没回,此后还连续跟随契丹人南下。</p>
怒火顿生过后,慕容信长顿时就明白,赵匡赞跑派赵仙千里迢迢来河西,定然是有些不同寻常的。</p>
因为从赵仙毫不客气的说赵延寿鬼迷心窍,就能看得出来,身在幽州的赵家和原卢龙军兵将,一定发生了分裂。</p>
“仙翁此来,可是要面见天王?”慕容信长干脆也不问是什么事情,直接往张昭那里引。</p>
“正要面见天王,大郎君常对仆言,天下间唯有天王是真人主。</p>
我赵氏卢龙军四百健儿不愿做契丹人奴仆,还请十五阿郎帮忙美言几句,求天王收留我等。”</p>
赵仙还是很会做人的,慕容信长不问他来是干什么,那是有理数知分寸,但他可不能捏着不说。</p>
慕容信长满意的点了点头,赵匡赞可是不错的儿郎,能为大义与父亲决裂,还能带几百人从契丹南归,显然是既有能力也有抱负的。</p>
“那就请仙翁到府中沐浴更衣,我这就去通报天王。”</p>
。</p>
。</p>
就在慕容信长去面见张昭的时候,虎七郎等二十来人,也已经到了后晋的泾州,马上就要进入原渭州了。</p>
</p>
现在后晋的彰义军节度使,已经把署衙迁往了远离渭州的宁州,因为渭州实际上已经被凉国给掌握了。</p>
渭州刺史武鹰儿的兄弟武果儿,就在凉国鹰扬镇任都指挥使,凉国张天王更在渭州就有上万亩的良田。</p>
镇守渭州的彰义军兵将,说是朝廷之兵,但实际上暗地里,都在拿凉国镇军一样的饷银,哪还会听后晋朝廷的命令。</p>
虎七郎等人在陕州得到锦衣使者暗线的接应之后,还是扮做了贩卖锦帛往河西去的商人。</p>
毕竟他们是私自脱离队伍回河西的,加上带了大量的财货,这时候后晋境内盗贼四起,可是一点也不安全。</p>
牙兵牙将直接为强盗的也不少,装扮成行商就可以和行商们一起出发,人多要安全不少。</p>
过了陕州之后,除了虎七郎等所在的这一百多人行商队伍以外,还有大量的灾民,跟在行商队伍后面往凉国去。</p>
他们大多衣衫破烂,蓬头垢面,往往成家族一起,男丁在外,妇孺则被围在中间。</p>
但除了那种身体确实强壮的以外,几乎没有老人存在。</p>
作为在安西长大的虎七郎,还有些不太了解,问了一下才知道。</p>
在遭到这样恐怖的大灾后,逃难前,稍微上了年纪的老人,都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或者留在家中,把生存的机会留给子孙。</p>
因为他们少吃一口,子孙就多一口活命的粮食。</p>
而且这些灾民跟着行商队伍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安全。</p>
而且行商们有时候也需要一点人来打下手,比如洗刷骡马,帮忙煮饭等,他们可以混点粮食活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