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天后。</p>
地下世界。</p>
菌毯覆盖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p>
在主宰相对保守的战略下,覆盖区面积倒是没有太大的增加,但菌毯的分化程度却发达到了极致。</p>
附着并消化血肉的针钩层、分泌毒液的毒腺层、提供强度的韧皮层、缓冲击打的透明层、抵抗扣抓的泌脂层以及最上层的疏松易碎的原始层。</p>
丧心病狂的六层结构,这还没算数以千计深入血肉数十米的竖井中的菌毯结构。</p>
其中还夹杂这极其发达的输导组织,都连接在覆盖区中央,由六座萃取房为基底的通天虫管上。源源不断将养分和血肉深渊特产的“抗排斥精华”输送到洞窟迷宫中去。</p>
穹顶的孢子爬虫阵列已经从之前的百多座扩建到了近千座,“爆炸菌团”的关键基因激活后,其发射的强酸孢子团得以在未命中的情况下爆开成小范围的“酸雨”,破坏范围更广。</p>
噬毒体的数量倒是没有增加,这也考虑到了成本问题,孢子爬虫可以拔出换地方驻扎,即使战斗结束也可以二次利用。噬毒体可没有这种特性。</p>
前线的变化更加的巨大。</p>
最为显着的一点就是:虫群单位的体型明显巨大了不少。</p>
在从进化腔解锁了“生长抑制”和“高效新陈代谢”的研究后,主宰得以放开虫群的体型限制。</p>
也就是说,现在的虫群单位可以通过进食进一步发育,在短短几日内将体型增大到原先的二到十倍的地步。</p>
实际上,虫群单位的体型是综合考量了力量、速度、身体结构、成本等多重因素。而非单纯以个体战力作为衡量标准。</p>
换句话说,对虫群来说,把用以让单位长大的营养收集起来,用来生产更多的标准体型的单位在性价比上是高于生产一个大型个体的。</p>
但这种经济上的考量不适用虫群处于劣势,无法保证能打扫战场的场面;也不适用血肉深渊这种有机质爆表,菌毯根本收集不及的地方。</p>
体型解锁后,以跳虫的体型变化最小,只是从大型犬大小,增大到了虎豹大小,也就是龙狗的体型。再大,跳虫的体重力量的比值会过大,导致无法维持以腾跃为主的战斗模式。</p>
但像蟑螂这种不怎么追求机动性的重甲单位变化就大了。最巨大的蟑螂干脆从小轿车大小增大到了小型游轮的地步,直接到了它们骨骼结构能够承担的重量极限。</p>
那巨大的高密度利爪,甚至能够两三下斩断一根二十米级的巨手。</p>
随着“酸性体液”的性状被解锁,所有的异虫单位的唾液、鲜血、组织液甚至是嵴髓液都具有了一定的腐蚀性。</p>
使得虫群不再畏惧血肉深渊的同化生长的能力——只要血肉深渊和虫群单位接驳血管,源源不断的腐蚀液便会灌入其的血肉组织中。</p>
这也导致了虫群的战斗风格发生了变化。</p>
虫群变得更加分散,也更加突进。</p>
或许是因为血肉深渊也发觉到了孵化场的即将建成,这晚的攻势异常的凶勐,加上菌毯覆盖面积增大而拉长的战线,摇曳的超大型巨手甚至达到了恐怖二十个!</p>
但相比之前不得不让主宰频繁出手才能稳定局势相比,现在应对起来便简单许多。</p>
</p>
菌毯覆盖区的孢子爬虫将感知足深入血肉时刻感知着最细微的震动。从肌肉运动和神经信号层面预知着血肉深渊的肌体运动。</p>
配合着空中不计其数的王虫,通过振波对巨手运动形态的预估,几乎是超大型巨手刚刚颤动,虫群就已经知道它要怎么运动。</p>
只是十数只大型化的蟑螂便能在孢子爬虫的支援下钳制住一条超大型巨手。</p>
重型高密度利爪,每一下都能在超大型巨手上留下极深的伤口。溅出的血液撒在蟑螂的甲壳上顷刻间便被全数吸收。</p>
体型巨大到现在这种地步,蟑螂的挖掘足已经无法再迅速的挖洞。无法通过渗透性上皮细胞吸收地下的矿物质来支持快速自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