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季汉彰武 > 第十六章 诸葛亮上治安策

第十六章 诸葛亮上治安策

可在刘备驾崩后,陈登又随之病逝,云北长史府的威慑已有所下降。部分胡人如库辱官、慕容鲜卑,欲再就檀石槐之业,已明面上倒戈扶持辽虏,而暗中中立观望的,更不知有多少,这才使曹真在河北来去自如。而且如果继续放纵下去,不排除草原各部被辽人贿赂,反戈一击的可能性:“辽人不惜血本,欲从中作梗。乌桓、鲜卑好乱,已有其兆。倘若胡人背盟,尽数倒向辽人,则南北形势逆转,燕山反为敌险,胡马寇略平原,郡守亦无可治,拖延三五年,民心倒戈,可又为强敌也。”

所以,云北长史府是政治战略非常关键的一环。特别是对恒国拓跋部,要用尽手段与之联合、联姻、强化关系,总之形成对草原的绝对压制,切断辽人入寇的道路。但也要注意,不能使拓跋部坐大,朝廷虽与拓跋部交好二十余载,在拓跋力微一代不至于出什么差错,可世事无常,一旦传到下代、下下代,拓跋部存自立之心,而朝廷无力制衡,那就是养虎遗患了。

所以对于北面的战略,文中认为,当以草原为主,辽东为辅,朝廷当先出兵震慑群胡,使其不敢倒向辽人,辽人自然也就不敢大肆入侵河北,最多沿路攻打卢龙、北平等地而已,难成大患。

而对于南面的孙权,诸葛亮的态度反而万分谨慎,他认为其战略价值要远远高于辽人。虽然到目前为止,吴人并没有对朝廷产生大的威胁,但这主要是因为孙权继位不正,又年轻难以服众的缘故。但实际上,江东孙氏已经占据了所有楚地,战争潜力极为巨大,又借用江淮之便,往来快捷不下骑军。一旦其完成内部统合,威胁实不于东朝盛时。

而且孙氏在楚地立足已有三代,国殷而民附,麾下又多有能人名将,且还在不断扩土。就在去年,吴将吕岱入交趾,士燮等人纷纷归附,而孙权又在秣陵定都,改城名为建业。一句国势蒸蒸日上,并非是夸大其词。

总之,诸葛亮的意见与台阁诸臣相反,他的意见是先伐吴而后灭辽,只是在此之前,需要先将辽人在孤立在辽东。但欲灭东吴,也并非一夕之功,如何计议,便是策论的重中之重。

文章随后详论军事战略。孔明在文中,将吴人占据的土地,划分为五个区域:“吴人国土广大,可分为徐、淮、荆、吴、越。”徐是在以彭城为核心的的淮北地区,淮是以合肥为中心的江北淮南地区,荆则是以江陵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地区,吴则是以秣陵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地区,越则是以番禺为核心的交州地区。

而对于朝廷而言,这五个地区的战略地位是按照上述顺序逐次下降的:“徐州为我东邻,直抵我要害;淮南江左门户,南北要冲;荆楚四战之地,下中枢;三吴独得海利,物产丰富;南越域内广大,蛮兵无数。若吴为一巨兽,则徐为爪,淮为牙,荆为腹,吴为身,越为尾。”

平吴的关键,是先敲掉徐、淮这两个吴人爪牙,它同时也是整个孙氏政权的龙头。除去可以对河南造成直接威胁外,他还在战略上居高临下,可以同时对荆楚和吴越地区形成绝对的战略优势。所以,早在孙策时期,扬州幕府就重点经营寿春、合肥等地,而到了现在,也把寿春作为陪都,屯以重兵。不止是防外,也对国内各个区域形成军事优势和压制。

只是淮南虽然水网发达,但到底不比长江险,吴人舟师难以横断南北,王师大可以抢渡争锋,逐个拔除据点,将吴人逼来野战,吴人若因此军溃,必一发而不可收拾。到那时:“一旦夺占徐州、淮南,饮马长江,则三吴不成气候。而荆楚西面巴蜀舟师,北受南府之逼,也难以独全。”

唯一可虑的,就是国家水师尚不成熟,还需要时日操练。但失去了江北的吴人已不足为虑,大可以先于淮南、江州两地操练舟师,再调过头去攻打辽东。在吴人不能深入中原的情况下,朝廷已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在辽东与敌打持久战、消耗战。辽蓉处塞外,人少、粮少,所出更少,僵持日久,必定失败。辽东一平,水师也理当练成。到那时,“只需令淮南、汉沔、巴蜀齐出水军,沿途不攻,直下建业,陈兵富春。纵孙权有旷世之才,也唯有素车白马,肉袒面缚,以乞归命。至此下可定,盛世可期也!”

治安大略,至此终篇。

等到隆安二年的腊月,诸葛亮从郿县返回东都,刘燮亲自出城相迎,并向他检讨这两年自己的过失,请他同舆而坐。而后刘燮令其参与台阁决策,将此论交与台阁诸臣细论,群伦无不叹为观止,自愧不如,都同意按照此策来执校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