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同桌年纪与他相彷,额下并未蓄须。</p>
儒生帽男子盯着窗外的乔女好奇的问道:“那女子是谁,家中没有男人了吗?怎滴让她出来抛头露面?”</p>
经书之中,自古讲究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所以儒生男子才有此一问。</p>
他的同伴好像认识乔女,给他蓄了一碗茶回道:“那卖布的女子啊?好像是城郊村子的人,叫乔女,家中男人不在了,独自抚养一个不满4岁的男孩,晚上在家织布,白天就拿到街上叫卖,靠此营生湖口。”</p>
“原来如此。”</p>
儒生帽男子点了点头,随后收回了目光。</p>
他的同伴见他面带思绪,想到了这位好友刚刚经历丧妻之痛,剩下一独子小名乌头,尚未满月,没人抚养,于是面带笑意的询问道:“我看此女不错,嗓门嘹亮而且手脚利索,看着就是持家的勤快人,你们两人,一人丧夫,一人丧妻,干脆你找个媒人上门提前好了,娶回来正好帮你主持家业,孩子也有人照顾,只是……”</p>
儒生帽男子也被勾起了好奇心,止不住的问道:“只是什么?”</p>
他同伴回道:“只是此女面上有一块巴掌大的胎记,还瘸了一条腿,外形方面稍有一点丑陋,但为人处世十分得体……”</p>
儒生帽男子又仔细瞧了瞧,果然看到侧过去的半张脸上有一块巴掌大的黑斑,帮人裁量布匹时一脚高一脚低,当下面色上多了一丝遗憾,于是婉拒了同伴的提议,“这般闲话休要再提,我一男的无所谓,若是传出去免得坏了人家女子的名声。”</p>
“好吧,我只是觉得这乔女不错。”</p>
同伴也觉得有些可惜。</p>
姻缘这种事必须要双方瞧对眼,瞧不对眼也没得法。</p>
读书人之间就是这样,即便是婉拒也尽量讲究斯文得体,不要让其他人下不了台阶,若让那些爽利的人看到,恐怕会露出一丝鄙夷的嘲讽。</p>
瞧不上就是瞧不上,何必找一个如此冠冕堂皇的理由?</p>
许诺全程将两人的谈话声听在耳中,从刚才的谈话内容看,这儒生帽男子的品性还是可以的,至于嫌弃乔女的长相这事,是个正常男人都会嫌弃,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是所有男人的天性,不分年纪。</p>
关键是对方能否发现乔女身上一些可贵的品质。</p>
许诺只是见了此人一面,暂时并不清楚他的情况,也不能武断的下结论。</p>
又等了一会,他发现两人要走,冲动之下拦在二人面前。</p>
许诺向二人拱了拱手,面朝两人开口请教道:“我见两位都是有学问的人,在下最近读到一本经书,上面写到‘人不可貌相’,不知和解?”</p>
两人抬头打量了拦路的许诺一眼,见许诺面相极其年轻,看着像一个20岁出头的人,身穿长袍身背双肩,长发长须,浑身上下充满了一股超然脱俗的气质,当下也不敢大意。</p>
儒生帽同伴答道:“人不可貌相的意思是,不能只根据相貌、外表判断一个人。”</p>
许诺点了点头,继续面朝儒生帽男子请教道:“那真善美又是和解?”</p>
“真,是真实,善,是善良,美,指的是美好的人和物,合起来一般指的是一个人的良好品质。”</p>
许诺再次点了点头,“果然三人行必有我师,受教了,我还要坐一会,两位请便。”</p>
两男子离开酒馆后频频回头,都觉得刚才拦路请教他们的许诺非同寻常,看着不像寻常人。</p>
“刚才这人看着像道士,又没有留发簪,看着像书生吧,身上又背着两把剑,真是奇了个怪。”</p>
“莫非他在故意在暗示我们什么?”</p>
两人越想越觉得奇怪。</p>
都说人不可貌相,可事实上大部分的人在接触其他人时,都是根据对方的衣着相貌和言谈举止来评判一个人的跟脚和品质。</p>
这两人也不能免俗。</p>
儒生帽的同伴回头想想许诺身上的气质,只觉得仙风道骨不似凡间人,当下双手一拍,“孟兄,你觉得刚才这人为何拦住我们请教?莫非是有什么机缘要送给我们?”</p>
人不可貌相和真善美这两句话只要是读过书的人都懂,对方拿这句话来请教,就不能不让人浮想翩翩了。</p>
儒生帽男子被同伴一提醒,愈发觉得同伴说的有道理,想要回去问个明白吧?又担心不太合适,于是拼命回想刚才发生的事,想了一会勐的一拍手掌,“我知道了。”</p>
他同伴好奇的追问道:“你知道什么?”</p>
“我知道此人在暗示什么了。”</p>
儒生帽男子(孟生)说完指了指布摊前卖布的乔女,“崔兄你看,人不可貌相和真善美是不是应在了此女身上?”</p>
崔生经过提醒也想通了其中的关节,于是两人一声不吭的来到乔女布摊前,见乔女言行举止十分得体,忙的不亦乐乎。</p>
两人也不言语,就站在旁边观察。</p>
正好看见乔女喊住刚刚买完一匹布离开的一名女子,“这位大姐你回来,你刚刚多给了一文钱。”</p>
买布女子疑惑的回来重新点了一下摊位上的铜钱,惊喜的倒了一声感谢。</p>
两人又站了一会,发现布摊边来了一老一少两个乞丐前来乞讨,老乞丐一脸凄苦的说道,“这位夫人行行好,我家在XX县XX村,家中糟了火灾被烧没了,一家人都惨死在大火中,只剩下我和孙子两人,准备去天台县投靠亲戚,走到平原县实在走不动了,又渴又饿,能不能行行好施舍点吃的?”</p>
这两乞丐话中有多少是真的,多少是假的尚不清楚,不过看二人干瘪的身材和满脸的菜色,饿极了的话想必是不会有假了。</p>
乔女稍作犹豫,马上从钱包中摸出十多个铜钱递到老乞丐手上,“我家境也不富裕,家中还有一三岁幼儿要抚养,能帮你的就这些了。”</p>
老乞丐接过铜钱,欢喜的道谢,“谢谢夫人。”</p>
“等一下。”</p>
就在两人准备离开时,乔女从布摊背后拿出了一个背着的布袋,看样子酷似小孩子进学堂的背包。</p>
她将布袋递给小乞丐,摸了摸对方的头温柔说道:“这个布袋拿着吧,路上也能装点东西。”</p>
等两乞丐离开后,孟生和崔生恍然大悟,“此女真乃君子也,不贪财,有爱心,当得起真善美的称赞。”</p>
孟生再拿眼去打量乔女时,又觉得对方身上多了一层光环,脸上的胎记仍然在,但丝毫不影响乔女的落落大方。</p>
换位思考,若自己脸上多了这么一个胎记,恐怕自卑得都不敢出来见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