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绍祖苦思半天,召集众人,说出了他的计划。</p>
全军放弃平阳,向南面突围,回到河中府。</p>
李如松率先反对,他上前道:“孙将军,恕我直言,对方截在我们后路上的,只怕不止万名敌人。”</p>
“我们要是贸然攻击,不仅有可能被对方缠住,如今城外的这支兵马,也会趁机追袭我们,将我们团团包围。”</p>
“到时候谁也跑不掉。”</p>
众人都惋惜错过了半个月前的好机会,但孙绍祖肯定不会承认,他强自道:“胡说,大离应该已经得知消息,说不定已经派出军队,从河中府赶来!”</p>
“如今我们回头,是包围北莽军队,而不是他们包围我们!”</p>
众人不得不承认,孙绍祖说的也有一定道理,但谁也不敢赌。</p>
赌错了,下场就是全军覆没。</p>
平阳城内意见不一,北莽军营这边,宇文策和安乐侯也在争吵起来。</p>
安乐侯冷笑道:“什么?趁机攻城?你疯了?”</p>
宇文策沉声道:“只有这样,才能让对方坚定后退弃城的决心,要是围住了,他们反而可能鱼死网破。”</p>
安乐侯冷笑道:“宇文策!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现在想什么!”</p>
“你是想营救你被擒的妹妹,以防对面狗急跳墙,对她不利!”</p>
宇文策神色不变:“这两者并不矛盾。”</p>
安乐侯冷笑道:“等援军到来,把他们包围全歼,岂不是更好?”</p>
宇文策心道这援军的目的,未必是平阳城啊。</p>
现在城内人心不稳,正是打城的好时机,如果对方知道了后路那支军队的真正动向,反而不好打了。</p>
两人争执不下,但安乐侯是主将,宇文策只能无奈服从。</p>
就在大离北莽都在为下一步举棋不定的时候,北莽兵部里面,也吵的热闹。</p>
有亲王道:“劳师远征,却不走大道,又不是奇兵攻城,如今徒然浪费粮草,只是截断大离粮道,又有什么用处?”</p>
又有人道:“这是那位大人想出的法子,他到底要干什么,谁也想不明白。”</p>
有人冷笑道:“他也不是在世诸葛,这几年虽然打了些胜仗,但是洛阳不一样没打下来?”</p>
“我看这次他是出了昏招,不敢和平阳成区区万名守军决战,只能想着歪门邪道!”</p>
过不了多久,一封密信递了进来,众人拆开看后,都是脸色一变。</p>
信里要求北莽京城调出一半守军,分兵太原大同,两路一起攻向平阳!</p>
而那支截断粮道的骑兵,则是用做他处!</p>
众人都冷笑,纷纷道:“我看他是湖涂了!”</p>
“深冬了还增兵,河中府那是那么好打的?”</p>
“这次别管他,一个闲散王爷,也是出出歪主意。”</p>
“太行山派出上万名兵马截断道路,就莫名其妙,这只军队可以听他意思,京城的兵,却是不能出去,以备万一!”</p>
北莽京城某处偏路角落,有座极小的王府。</p>
里面有位年轻人正在赏梅,听到他的主意被一众亲王反对,终于还是没能发兵成功,不由叹气道:“真是一群目光短浅的。”</p>
“错过这次机会,以后就会用十倍百倍代价偿还。”</p>
大离关键人物,还是几个将领。</p>
这几名将领一死,大离军队很难恢复元气。</p>
戚继光,俞大猷,冯唐,甚至是,鲁智深。</p>
就是下血本用几千兵马换掉他们,长久看来也是赚的。</p>
然而北莽那群亲王,却看不清楚。</p>
而北莽太原那边,应该还是有些破绽,但愿大离不会发现,就是发现了,也不一定能抓住就是了。</p>
最差的结果,应该是平阳城打不下来,两边各自收兵,明年再战。</p>
想到这里,他心下稍安。</p>
很快平阳城得到消息,北莽绕后的部队,在袭击了从河中府和洛阳的粮队之后,往东直拉,绕过了洛阳,和去年一模一样,去打江南道去了!</p>
这一下,平阳城内外的两方都没料到,孙绍祖一想差点被对方骗得差点弃城,不禁心中吐血。</p>
安乐侯这边,也明白错过了最好的攻城机会,想到再过一个月士兵都支撑不住了,心中更是焦躁。</p>
现在双方都有难处,平阳城不知道下一次粮草什么时候到,北莽这边不知道能不攻下城池,要是无功而返,反而会被大离趁机追击。</p>
终于数天后,安乐侯决定撤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