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敕令在大同驻守的李如松,对鲁侯离去知情不报,让其回京请罪。</p>
群臣一眼看出,这等于把一座空虚的大同城池,放到了北莽面前!</p>
此时鲁智深在夷洲带兵割据,肯定不会回大同,李如松再离开,大同无人统领,面对北莽大军,怎么能首得住?</p>
大同一丢,现在因李士杰反乱,仍然人心不稳的太原,也危险了!</p>
这是义忠亲王和北莽私下早就有了商量?</p>
群臣都是些人精,自然心里透亮,但他们即使猜到了,也不会说。</p>
义忠亲王即位,已经会承诺给他们升官加爵,这就够了。</p>
丢几座城,和在玉京的他们有什么干系?</p>
尤其是文官,最近对鲁智深李如松这些武将颇为忌惮,要是他们真的打下了北莽,会有一大批人受封,从而大大加强武将体系。</p>
随时而来的后果,就是大离朝堂一段时期之内,武官会压倒文官,这也是灭朝换代的征兆!</p>
所以此时义忠亲王代替了一意孤行的废帝李闻成,消弭了这泼天大祸,简直是可喜可贺。</p>
于是朝会在文官们一片歌功颂德的马屁话中结束了。</p>
在场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一场波动天下的风雨雷暴之秋,才刚刚在云中显露出了之鳞片爪。</p>
于诚在御书房中放下了笔,对李闻成说道:“陛下,第三道退位诏书写好了。”</p>
“这应该也是最后一道了。”</p>
他站起身,看了看窗外,太监们站的都很远。</p>
于诚转过身,压低声音,寒声道:“陛下,你并没有打算用这第三道诏书,是不是?”</p>
李闻成端起茶碗,发现里面茶水都凉了,现在宫内的人都是势利眼,自从章公公受了重伤,汪直带着剩下的内卫离开,这宫里的真正属于李闻成的人都走了。</p>
剩下的人,戴权,夏守忠,这些人都是太上皇一系。</p>
于诚常说李闻成还是心软,按道理说,这些不忠心的太监,早就该让他们回家种田去了。</p>
李闻成听了,只是摇头笑笑。</p>
如今李闻成面对于诚的质问,露出了在于诚看来极为可恶的笑容。</p>
“于爱卿,咱们认识二十多年,还是你了解我。”</p>
“七日后的传位大典,你还是不要来了。”</p>
于诚从中听到了一丝极为不想的味道,沉声道:“陛下曾经说过,咱们两人君臣相知,当同生共死。”</p>
“如今陛下自蹈险地,微臣岂可苟且偷生?”</p>
李闻成哂道:“得了吧,你死了我,谁给我收尸?”</p>
于诚肃然道:“全天下有良知之人,皆可为陛下善后。”</p>
李闻成沉默不语。</p>
良久之后,他开口道:“随你。”</p>
义忠亲王府中,李春秋急匆匆走入义忠亲王屋里,低头道:“父王,我总觉得,李闻成那人很不老实,只怕传位大典会横生枝节。”</p>
义忠亲王冷笑道:“无妨,他现在还能蹦跶起什么水花?”</p>
“何况他还不知道,我已经抓住了他的软肋!”</p>
李春秋心头一跳,看向义忠亲王,又连忙低下头去。</p>
义忠亲王一副智珠在握的样子,“你过你也说的很有道理。”</p>
“你带兵进宫,仔细搜查禅位大典所在,要是发现有什么端倪,即刻回禀于我。”</p>
李春秋听了,赶紧领命出去了。</p>
义忠亲王看着他的背影,露出了一丝冷笑。</p>
大同城中,已经是喊杀震天。</p>
北莽攻城!</p>
此时玉京群臣朝堂上讨论刚过不到两天,北莽便已经得到了鲁智深不在太原城中的消息,悍然引军来攻!</p>
李如松站在城墙上,脸色阴沉,死死咬住牙齿,让部下不要命地发射着火炮。</p>
倒不是这太原城守不住,按李如松估计,虽然对方大举来攻,但是自己守十天半月是绝对没有问题的。</p>
问题处在昭阳公主身上!</p>
就在昨天夜里,昭阳公主下榻的地方,遭到数十名北莽高手突袭。</p>
昭阳身边的护卫拼死抵抗,但无奈对方武功太高,全部战死。</p>
那边北莽高手也伤亡过半,但李如松带兵赶来时,他们已经成功挟持了昭阳。</p>
李如松投鼠忌器,只得让他们离去。</p>
他死死咬住牙关,昭阳虽然是公主,但自己也要为这一城之人负责!</p>
他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让内卫司的人传信给鲁智深,让他寻找昭阳的下落。</p>
至于鲁智深几时能够收到传信,又能做到什么地步,只有听天由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