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王鏊才选他放在奏疏里,意指有人借李广之桉,大肆攻讦。</p>
但没想到,这位老先生如此有个性,王鏊夸了他,他也不鸟。</p>
朱厚照眯眼笑了笑,有点儿意思。这种人就是天不怕地不怕,什么给你面子给他面子的,他皇帝都敢指责,基本上就是要么您杀了我吧,杀了我反正我也是千古流芳的忠臣!</p>
碰上这么个人,坐在他边上的弘治皇帝自然也就笑不出来了。</p>
“周爱卿、吴爱卿,今日进宫,所为何事啊?”</p>
周经毕竟是官位最显的,也是直来直去的刚正人,直接就说:“陛下,臣等是为了王鏊推举王越任三边总制官一事而来。臣以为此言不妥,王越狂妄自大,自负豪杰,在先皇时就与权宦汪直勾连不清,至本朝又与李广牵扯。似此寡廉鲜耻、无德无义之辈,若再次起复,委以重任,天下臣民将如何看待我大明?又如何看待皇上?!”</p>
朱厚照眼神一紧,这最后一句话若是他当皇上估计没人敢这么说。</p>
什么叫‘如何看待皇上’?那意思不就是说,你这么做了,别人就会认为你是昏君!</p>
就这么看待,还能怎么看待?</p>
但弘治皇帝还好,估摸着从当太子的时期就开始听这个周经这样讲了。</p>
“关于这件事,朝臣们的确有两种意见。一种就是周爱卿所讲,有道理。不过王鏊的为国举将疏,写得极好,也一样有道理。”</p>
“皇上,臣不解,什么叫也一样有道理?王越乃是明明白白和李广有勾连的人,这事儿内外皆知啊皇上!”</p>
弘治皇帝眼角瞥了一下朱厚照。</p>
他这个老好人,不是很擅长应对这种愣头青。</p>
“有什么道理,周爱卿可以去看王鏊的奏疏嘛……”</p>
“启奏陛下。”吴宽这时候发言,“王鏊是微臣的下属,微臣亦和他同僚多年。王鏊的心志、品性皆是一时君子,不久之前还和李广势不两立,如今又怎会贸贸然上此疏,其中缘由,也要查问个明白。”</p>
朱厚照听了这话心头一动,</p>
好你个吴老头,你这么讲是什么意思?</p>
明摆着暗示是我在背后教唆王鏊这么干的。</p>
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上次的事我不跟你计较,你还跟我较上劲了!</p>
“没错。”周经也接了下来,“陛下,微臣以为,李广的党羽定是贪恋权位,不甘心就此落败。从此次王鏊上疏之事可以看出,定然是有心之人想掀起风波,却是使得好一手借刀杀人!叫王鏊来担下这个罪名!”</p>
这你一句他一句的,朱厚照是再好的脾气也受不了。</p>
“你们二位也都号称是一时君子,有什么话不要藏着掖着说,什么有心之人掀起风波,王鏊近来与本宫这个太子走得最近,这事儿谁不知晓?!何必在父皇面前含沙射影?!”</p>
吴宽抬起一直垂着的头,一脸惊讶的说:“难道此事真是太子在背后指使?令王鏊上了此疏?!”</p>
啪!</p>
这他妈的反问,叫朱厚照看他就来气,“吴大人话里的意思,是我这个太子想推王越出来,却不敢自担罪责,于是推脱出去,叫王鏊起的这个头?”</p>
“真是可笑!我是父皇的太子,太祖皇帝的八世孙!大明名正言顺的储君!只要是我最终同意王越起复,那不管是谁起的头,其中都有我的责任!天下臣民都会看我,我推脱得掉吗?”</p>
“再有,真要是推举王越效果不好,或者干脆说打了败仗,不要说王鏊一个少詹事,就是你吴大人正三品的詹事又如何?本宫这个太子不担,就凭你们担得起吗?!”</p>
弘治一听有道理啊!我这儿子三言两句之间,反击的倒是真漂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