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死了。</p>
最后关于太子的事,他一个字都没露。不然的话,连个全尸都不会有。</p>
朱厚照还是如往常一样起,</p>
唯一有些不同的是,杨廷和从青州来了信。</p>
太子本来在读张天瑞上的关于医学宫的建言,听到刘瑾双手端着信的时候多少觉得有些意外。</p>
“杨廷和的信?他走了多久了?”</p>
刘瑾回说:“回殿下的话,有十余日了。”</p>
十余日了,</p>
时间过得很快。</p>
这段时间,他上午读书习字,下午练习射箭,之后还要再去一趟坤宁宫、清宁宫,有的时候在别处用晚膳,有的时候回东宫,算是很有规律。</p>
京城的天气也一下子冷了下来,北风刮得脸像刀子割一样疼。</p>
朱厚照的衣服已经变得很厚了,从远处看像是脑袋镶在白色暖暖的绒毛里,有时候因为手短,弯一下都会觉得困难。</p>
现在每日写上一些字,已经成了他的习惯,且经过这么多天的学习,对于不加标点符号的繁体字文章……只要不是那种特别晦涩或是生僻的词汇,一般都是可以读的。</p>
恰好中允官张天瑞在这段时间花了心思写上了一个医学宫对策,看得出来是用了心的,其中提到了平民无钱医病,那么就要尽量少收费或者不收费,因此得来亏空他提了四个字叫:以盈补亏。</p>
就是针对穷人少收费,针对富人多收费。</p>
想法是不错的,相对于这个时代有很大的突破。不过怎么让富人多交钱这一点,其实写的不算太好。</p>
但总体来说,朱厚照是满意的。</p>
具体方桉他肯定也要将自己的想法要注入其中,对于这些官员,他的要求就是‘想办这个事’、</p>
这个人不一定是真的为民着想,</p>
也可能是在太子这里做一个政治投机。</p>
这暂时还不重要。</p>
只要他愿意,</p>
愿意就说明站到了太子这边。</p>
看完了这个,朱厚照又把杨廷和的信拿过来看,</p>
来这封信的名义是谢恩,就是在说他到了青州之后,做了知府,开始俯下身子去了解那些关乎百姓的切身之事,写了些自己的‘所得’,并将能有这些‘所得’的功劳给到了太子。</p>
若不是太子你派我来这里,我怎么会有这些体会呢?</p>
除此外,也加了点嘘寒问暖的内容。</p>
“杨廷和,算是有心了。”</p>
听太子称赞了这一句,刘瑾也越发的重视起这个人来。</p>
这封信的内容其实倒不如这封信本身重要。主要杨廷和想的起来干这个事,就说明他当自己是太子的人。</p>
“杨廷和说张天瑞在他出京的时候为他践行,算是一时君子,替他保举。还说张天瑞要来拜见本宫。”朱厚照把刘瑾提熘过来询问,“怎么到今天还没来啊?”</p>
该不会这刘瑾又不老实了吧?</p>
刘瑾也是一愣,冤屈感十足,一张老脸全是苦涩,“殿下,有了上次殿下的教训,奴婢怎敢再去为难他?张中允回来当值许多天了,一直都好好的。奴婢也不知道……他怎么不来。”</p>
“那他在吗?你去问问。”</p>
“在的,奴婢这就去。”</p>
最后问出来的结果……是没敢过来。</p>
这让两人都是有些哭笑不得。</p>
“殿下,当初……他病,就是吓病的。这个人胆儿小。”</p>
“那这也太小了吧?”朱厚照把他的奏疏轻轻扔在书桉上,有些无奈。</p>
但心中却是另一番思虑,胆子小的人至少不敢随意贪钱。</p>
用人,要把人放在适当的位置。</p>
“要不要去叫他?”</p>
“不了,回头再吓出什么好歹。”朱厚照提笔,这才发现墨水已经干了。</p>
这天儿啊,太冷。</p>
“将秋云叫过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