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光芒被部署在交汇处的探测器捕捉到,进而演变成一个个的数据和一副副的能谱图像。
随着lhc的运行,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大量的对撞实验数据出现。
对于重生后可以算是主导的第一次对撞实验,徐川还是挺感兴趣的。
他跟随着的工组人员站在了一线实验室中,站在身旁的还有南大、华科大、交大的三位带队院士。
这里是接收的粒子对撞机对撞数据的第一线,探测器捕捉到的任何数据都会在这里的显示屏上呈现。
如果对高能领域和数学分析很熟悉的话,这些初始数据也够你察觉到什么了。
而在这方面,徐川也不会谦虚。
不说是世界第一第二什么的,也至少在前五。
毕竟前世他通过脚下这台对撞机发现那么多的东西。
轴粒子、暗物质、暗能量、惰性中微子.....等等,在未来十多年时间,他凭借着这些发现以及对应的理论,被誉为当代物理学界第一人。
而即便是纵观整个近代历史,能排在他前面的也就牛顿、爱因斯坦和麦克斯韦这三位大老了。
牛顿以经典力学开创了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经典物理学时代。
爱因斯坦以相对论作为现代物理学中的一大支柱,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
】
而麦克斯韦则以经典电磁学开创了信息时代。
至于他,则以暗物质、暗能量结合引力子理论为基础颠覆了传统的物理学规则,改写了人们对物质的认知与定义。
尽管在那之后他还来不及继续研究些什么,甚至都还来不及研究如何捕捉利用暗物质暗能量就被送回了老家。
但开创的成就却依旧耀眼于整个世界。
......
一线实验室的显示屏上,脚下的粒子对撞机产生的数据在上面刻画出一个个的信号点。
徐川饶有兴趣的盯着屏幕,注视着上面那充满熟悉感的数据。
如果是前世,在大量的信号数据中,他可能还会迷茫一下。
毕竟这些数据还只是初始数据,仅仅经过了初步处理,密集繁琐而又重复。
但重生后,也不知道是不是和这辈子主修数学有关,他对数学的灵敏度提升了一大截。
这的确是意外的惊喜。
因为不管是数学研究,还是物理研究,亦或者是材料研究,都需要不低的数学能力作为基础。
当然,想要依赖这灵敏度从一线实验室中找到希格斯与第三代重夸克的汤川耦合现象数据,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
毕竟这些数据还没有经过超级计算机加工,里面包含了各种杂质与无用数据。
对于这个,徐川也了解,所以看了一会后就没再关注了。
十月份重启对撞实验,有关希格斯与第三代重夸克的汤川耦合现象的实验持续了整整两天的时间。
这两天,对撞机产生属于数以万亿计算的数据,而这些数据中的绝大部分都会被超级计算机经过筛选后抛弃。
而剩下的部分,则会经过再次整理后送到数据库中,供物理专家申请使用。
这次的实验,第一批申请对撞数据的,自然是华国的三所高校。
这是已经预定了的事情。
毕竟希格斯与第三代重夸克的汤川耦合的最理想搜索衰变通道是徐川计算出来的,他有一定的建议权和处理权。
不过除了华国的三所高校外,也有其他的高校和实验室同样申请了对撞数据,且获得了批准。
这或许会让人觉得有些有失偏颇,但在却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如果这次研究出希格斯与第三代重夸克的汤川耦合的最理想搜索衰变通道是米国学者或者欧洲学者。
在他们获得第一批数据使用权时,华国也可以申请第一批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
当然,能不能抢到就不一定了。
毕竟有这么多的物理学家,对于感兴趣的项目,大家都会申请,申请后会根据你的贡献和以往的研究进行分配。
除此之外,两组或者三组不同的研究机构计算的数据可以用来互相验证,确保数据的正确性。
尽管获得署名权的永远只有第一个提交验收报告且获得通过的小组,但在就是这么现实与残酷。
.......
实验结束,经过超级计算机处理过后的对撞数据下发到申请了这次实验数据的小组手中。
除了南大、华科大、交大这三所高校外,这次申请到了对撞数据的还有米国的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日耳曼国电子同步加速器研究所的人员。
毕竟有了徐川的理论计算数据,这次发现希格斯与第三代重夸克的汤川耦合现象的概率很大,没道理不进来分一杯羹。
三个小组,如果按照实力来算,米国的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排第一、日耳曼国电子同步加速器研究所排第二、华国的三所高校排第三。
不过相对而言,南大有此前分析希格斯与第三代重夸克的汤川耦合对撞数据的经验。再加上徐川还是理论计算数据的作者,可以说注定了其他两家实验室和研究所是来陪跑的。
.......
数据分配下来后,国内三所高校组成科研小组立刻展开了工作。
三名院士+一名菲尔兹奖候选人+数名正是研究员的超豪华阵容在,再加上随时还有博士生,博士后,甚至是大学教授作为后备能源,注定了这次的实验数据分析数据能快到飞起。
在加班加点的状态下,仅仅不到一周的时间,完整的达里兹图便全部绘制了出来。
达里兹图绘制完成,检查一遍确认无误后,徐川和三位院士甚至都来不及庆祝,第一时间就向的提交了验收报告会的申请。
虽说知道其他两家实验室不可能这么快就将成果做出来,但肯定依旧担心。
毕竟这要是让其他实验室抢了这次的成果,那就坑爹了。
........
民国奇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