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神话三国领主:从山贼开始无敌 > 第224章 代管县令!征虏将军!

第224章 代管县令!征虏将军!

像这样的事件,每几年都会发生一次。</p>

一般都是由地方州郡派兵,便将之镇压下去了。</p>

原本朝廷以为,此次会跟以往一样毫无波澜的镇压下去。</p>

毕竟此次派出的是震慑异族,名声响亮的公孙瓒。</p>

可这次镇压却是失败了!</p>

虽说平云县令传来的密信之中,表明愿意接受朝廷的招安,绝不会再作乱。</p>

对于此事,朝堂之上分为了两派。</p>

一派自然是求和派。</p>

虽说叛乱一事属实,但影响仅限于平云县之内。</p>

只要给秦渊一个名分,便可轻易的解决此次叛乱一事。</p>

并且,秦渊还会出兵讨伐入侵的乌桓族,一举两得。</p>

如今汉朝势微,对于地方的掌控越来越低,能够轻松的解决此事,绝对是值得的。</p>

既然有求和派,那就有主战派。</p>

他们的宗旨很简单,大汉的威严不可侵犯。</p>

叛军祸乱平云县,那就是不将朝廷放在朝廷放在眼里。</p>

为了重振汉廷的威严,哪怕是付出巨大的代价,也要将清风寨的反贼势力消灭掉,以儆效尤!</p>

为此这两大派系争得不可开交。</p>

支持求和的,乃是皇族宗亲一派。</p>

他们十分清楚汉廷如今的真实情况,就如同一头年迈的老虎,正在苟延残喘,实在是经不过折腾了。</p>

虽然维持这种状况不是长久之时,可也没有更好的办法。</p>

一旦有什么大变故的话,那延续几百年的汉朝将分崩离析,这是所有汉室宗亲都不愿意看到的。</p>

如今的朝堂势力,权利争斗十分严重,基本分为几派。</p>

以刘虞为主的汉室宗亲派。</p>

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外戚派。</p>

以士族官员为主的世家派</p>

以及背靠皇帝刘宏的十常侍,为宦官派。</p>

这几大权利集团为了争权夺利,明争暗斗,将整个朝堂搞得乌烟瘴气!</p>

一旦有什么事情,或者是重要事件,哪怕是对于朝廷,对于民生有利的,只要是敌对派系提醒的,那一个派系必然会想方设法的阻止与破坏。</p>

汉室宗亲主张以和为主,争取以最小的代价解决平云县一事。</p>

但外戚派与世家派系却是声张主战,绝不向反叛势力低头!</p>

当然,他们的真实目的并不是为了汉室或者朝廷的威严。</p>

而是一旦出战,那么其中便涉及到了诸多利益。</p>

如率军出征的主将,统御的朝廷大军,出征的钱粮等等,这可都是一个巨大的蛋糕。</p>

特别是,此次奉旨出征,那可以假借圣旨的名义做很多的事情。</p>

这才是他们所希望见到的。</p>

而主战派系正是世家派与外戚派,声音远远压过了宗亲一派。</p>

毕竟他们主张的原因很简单,为了维护朝廷与汉室的威望,这一点便无人可反驳。</p>

</p>

至少从表面看来,确实是为了汉室宗亲着想!</p>

但是为了争夺率军出征的统帅名额,世家派与外戚派吵昨异常激烈。</p>

连公孙瓒都知道,平定叛乱是一件大功劳。</p>

之前他们这些身处于朝廷上的官员,无法插手于地方事件,只能干瞪眼看着。</p>

现在公孙瓒一败,他们自然不可能再派公孙家的人或者是幽州本土官员去处理此事,自然要从自己人或者是已方派系中挑选。</p>

朝堂之上百官争执不休,哪怕是皇帝刘宏只是听着都是十分头疼不已。</p>

见百官没有得出一个结果,刘宏说了一句朕累了便离开了。</p>

最后宗亲派的人也离开了,仅剩下外戚派与世家派的官员们依旧还在争吵着,丝毫没有因为皇帝的离开而停止。</p>

既然宗亲派退出,那主战的声音更在了,派兵出征已然是板上钉钉的事情。</p>

可是当刘宏回到寝宫之时,十常侍张让,封谞等人服侍着刘宏休息。</p>

因为平云叛乱一事,跟外戚派并没有多大的关系。</p>

可刘宏无意间询问起张让等人,该如何处理此事。</p>

直到张让的一句话,却是让刘宏瞬间改变了主战的想法。</p>

“陛下若执意征战,明年初便建成的韵仙宫至少延后到年底!”</p>

韵仙宫是刘宏为了享乐而打造的一座宫殿,其中支出钱财都是卖官所得。</p>

如今的汉朝国库早已空虚,甚至要用到刘宏的私库!</p>

此次派朝廷大军征讨平云县,出去军队至少是百万规模,所耗费的军费保守估计为一千万黄金。</p>

若战事延续到冬季的话,军费最高可能会达到五千万!</p>

这军费必然是朝廷所出,不可能是各个世家或官员自己掏钱。</p>

而解决了平云县叛军,仅仅只是个开始而已。</p>

后面还要面对入侵的乌桓大军。</p>

可以说,解决平云县一事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其中钱财至少是千万级别的。</p>

但收复了平云县,其一年的税收不过一百万两黄金,上交地方官府留下一部分,上次到中央朝廷的,不过五分之一,也就是二十万两黄金。</p>

哪怕是最少的一千万两黄金,那也要五十年的税收才收得回来。</p>

除了维护汉室的威严之外,此战根本没有任何一点意义。</p>

“可这叛军总不能不管吧!”</p>

刘宏半躺着,微眯着眼。</p>

“陛下,那清风寨不是服软了嘛,主动向朝廷表示投诚,这不正是咱大汉天威的表现嘛!”</p>

“咱们只需要给这秦渊一个名头,便可解决几千万两黄金才能解决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p>

“更何况,招安之后陛下再下一道圣旨,让他们讨伐乌桓族,若其讨伐顺利的话,那两个大麻烦一起解决了!”</p>

封谞出声道,“若其讨伐不利,以后可以秋后算帐,治他们的罪!”</p>

“陛下,封总管说的有道理!”</p>

一旁的张让说道,“只需要给一个名义,便可解决这些大麻烦,也可以让朝堂百官们不再为此事操劳,免得天天影响陛下的好心情!”</p>

“你们说得不错!”</p>

刘宏眼中露出迷茫之色,微微点了点头。</p>

不久后,便陷入了沉睡。</p>

张让与封谞对视一眼,露出了笑容。</p>

两人的目的不同,但是求和一事却是他们想要看到的结果。</p>

张让并不想让外戚或者是世家派夺得此次出征的机会,否则他们的势力将会再一次壮大,将大大威胁到宦官派!</p>

而封谞,则有一部分是黄巾军的原因。</p>

翌日。</p>

刘宏力排众议,在百官反对的声音下,决定册封秦渊为平云县代管县令,征虏将军。</p>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