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安民是元符二年秋就跟随赵似入西北,算是潜邸从龙老臣。对赵似的用人思路比较了解。只要他对你得才干和品行认可,几乎是毫无保留的信任和重用。
比如总领国政的太宰章惇,主政河北的张叔夜,以及主政河东的自己。
官家对蔡京如此使用,常安民察觉出有些不放心的意思在里面。计部如此重要,完全可以让蔡京以右仆射兼任计部尚书,算是名副其实的计相。
偏偏官家不如此安排。又听到刚才一番对颍叔公的感叹,常安民几乎可以明确自己心中的怀疑。
再想到一些传闻,常安民心里有数了。
看过解池后,赵似转身离开。
往远处马车走去的路上,赵似突然问常安民。
“希古先生,你去了吏部,河东郡守可有合适的人选?”
常安民迟疑了一下。
官家如此问,别人或许只敢回答一句:河东郡守位高权重,臣不敢妄议,请陛下乾纲独断。
但常安民熟知官家的脾性,如此发问,其实也在对自己做一番考究。
主政一方,除了妥善处理政务外,还要留意提拔和培养人才。你把河东郡治理得井井有条,却没有在这里发掘、培养和提拔一批人才出来,对于官家来说,也是不合格的。
“回官家的话,臣举荐参知河东布政司事,兼太原州知州李复李履中。”
“李复李履中?”赵似觉得这个名字很熟悉,像是在哪里听到过。停下脚步在脑海里搜寻起来。
“朕记起来了。元符二年,朕奉皇兄诏书巡察沿边五路,他以朝散郎管勾熙河路经略安抚司机宜文字。”
“陛下过目不忘,确实就是他。李履中是长安人,负奇气,喜言兵,与书无不读。元丰二年中进士。五年(1082年)摄夏阳令。元右、绍圣年间历知潞、亳、夔等县州。陛下领军河湟大捷后,李履中论功迁知陈州。”
“天启二年,臣接任河东,想起此人。元符二年,臣随陛下入西北,处置几起大桉,与他交往甚密,知道他的才干。所以向尚书省请调履中为太原知州,去年迁参知河东布政司事。”
地方官制几经改进,现在在郡一级,布政使是郡政主官。同知布政司事是他的第一副手。两到三位参知布政司事也是副手,排名靠后,各管一摊。
太原州是郡治所在,又是直隶州。知州再加参知布政司事,这位李复等于是河东的第四把手,仅排在常安民、同知和管钱粮赋税的参知之后。
赵似点了点头,随即安排道:“叫他到新绛县等朕,再随驾一起回太原。”
常安民马上应道:“喏!臣马上快马去太原传他!”
.
/105/105839/27500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