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倪墙,父子反目,最后成了孤家寡人。</p>
“宣,众臣工进殿!”</p>
.........................</p>
三声激昂的声音响起,众人不敢怠慢,各自按照自身地位的排序,缓缓而又急促地朝殿内走去。</p>
姬松不知道自己给站在那里?</p>
自己是武侯,按理来说应该去武臣那边。但自己之前却是文臣,乃是一方大员,站在文臣这边也没问题。</p>
“小子,看什么呢,站在这儿。”</p>
房玄龄黑着脸,指着武将那边道。</p>
姬松恍然大悟,朝老房拱手,算是谢了。</p>
“这里!”</p>
薛万彻指着自己前面的一个位置道。</p>
姬松一愣,但也顾不得许多了,直接站在一个比较靠前的位置。</p>
凡是附近的勋贵武将,自觉地朝左右前后移步,给姬松腾出位置。完了还朝他笑了笑。</p>
姬松心乱如麻,他现在就是傻子也明白了,这些人是有事让自己出头啊。</p>
但事已至此,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p>
“陛下到,百官恭迎!拜!”</p>
这里的拜当然不是跪,只是躬身恭迎而已。</p>
“臣等恭迎陛下,陛下万年!大唐万年!”</p>
“平身!”</p>
一道低沉,却威严十足的声音响彻耳边,好似整个大殿就只有这道声音一般。</p>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p>
话音一落,房玄龄就上前开始讲述这段时间朝廷的行政进程。</p>
现在已是年底,朝廷大计也从今日开始,直到休沐结束。</p>
各地方官员刺史,基本上已经到了长安。今日只是大概讲述下这次的计划,从明日就会有各地刺史开始述职。</p>
姬松对这些不敢兴趣,以前参与过不少次,能在这么多人面前说的,基本上都是好事。</p>
今年亩产多少,新增了多少粮食,人口添加了多少。犯罪率怎么样,地方治安是否安稳,百姓生活是否富足........等等!</p>
但当房玄龄说道宣州时,他立马支棱起耳朵,认真听了起来。</p>
“宣州相比去年,税收增加三成,粮食产量位居南方诸州之首,新增百姓位居全国首位,官员考核位居首位,百姓富足只比长安稍逊。”</p>
“由于宣州富庶,周边诸州税收都有明显上涨。宣州之宣纸畅销全国,就连海外都有番商高价购买。铁器,瓷器,丝绸刺绣,在大唐都是首屈一指...........”</p>
房玄龄合上奏本,大声道:“启禀陛下,据臣等商议,宣州执政方式已经可以推广开了。让更多的百姓沐浴在陛下的光芒之下..........”</p>
‘哗!’</p>
房玄龄话音一落,整个大殿一片哗然,认识姬松的,看向他的目光都发生了变化。</p>
羡慕,嫉妒,记恨,欣慰,大笑,痛哭.......不一而促。</p>
第十三章 哗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