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徐芳萍插话道:“儿子,你二舅介绍了个朋友,他那有辆二手面包车,正想转卖。
我和你爸提前回来,就是看车去了。”
“哦,好事情啊,什么车?多少钱?”陆泽高兴地问道。
徐芳萍回答道:“两万出头点,叫啥牌子来着?建军还是你说吧。”
陆建军接话道:“是辆昌河面包车,开了也就一两年,车况还不错。
发动机都是进口铃木的,不是国产发动机。
要不是他家里有事急用钱,也不会这么便宜出手。”
“那很好啊,这价格很有性价比。”陆泽闻言立即支持道。
昌河面包车,他很清楚,在90年代可是面包车行业的老大。
这是江右省本地的汽车企业——昌河铃木,生产的面包车。
昌河铃木是由昌河汽车、昌河航空工业、铃木株式会社及冈谷钢机株式会社共同投资组建的合资企业。
昌河铃木生产的昌铃王面包车,在90年代绝对是烂大街的车型。
就连京城的很多面的(出租车),几乎都是昌河面包车。
在南方,昌河面包车就更为普及。
尤其是昌河汽车和铃木汽车合作后,上了铃木发动机版本的面包车,更是畅销一时。
在90年代,很多体制内单位的公用车,都是用的昌河面包车。
陆泽记得昌河面包车,国产发动机版本,新车也就两万多块钱。
而进口铃木发动机版本,新车则要四五万。
两万出头点,买辆二手铃木发动机版昌河面包车,只要车况好,还算能接受。
反正这辆二手面包车,也就是过渡一下。
要不了两年,老爸老妈赚钱了,自己都会想着换车。
徐芳萍犹豫道:“一下要两万多块钱,真有点舍不得。”
“老妈,你和老爸来回跑一样要花钱坐大巴。
自己买车,就当提前透支坐大巴的钱。
而且,来回奔波这么辛苦,有个车不仅节约时间,还会轻松很多。
以后包子店越开越多,这都是小钱。”陆泽忙宽慰道。
面包车可是生产工具,有利于老爸老妈的工作效率,这点钱该花还得花。
不然,一个个县的市场拓展下去,总不能都坐大巴去。
距离远的县,时间上也不允许。
有辆车,其实是帮他们省钱省时间了。
陆建军附和道:“对,这点钱不能省。
节约出时间,你还能多回来照顾照顾儿子。”
老爸这话,让陆泽很无语,他是需要照顾的人吗?
您二老多多出去赚钱,才是正事。
陆泽忙转移话题:“老妈,川东县那边安排过去的老员工,都确定了吗?”
“早都定了,彩玲和淑芬她们两人带队过去。
本来我最想让丽娟过去坐镇的,但是她家两个孩子,实在走不开。”徐芳萍回答道。
陆泽又说道:“老妈,彩玲阿姨和淑芬阿姨,她们跟去川东县,定了涨工资。
留守的店长,也要相应涨一点。
不一定要涨那么多,但多少也要表示一下,鼓舞士气。
不然,大家心里会不平衡的。”
“儿子说的在理,彩玲和淑芬她们,都给涨了一百多块钱工资。
丽娟和美凤她们,多少也要涨一点。
还有新提拔的店长,也要表示表示。”陆建军也大为同意。
徐芳萍回道:“行,我知道了,回头就和她们单独说。”
“老妈,千万记住别搞大锅饭就行。
能者多劳,按劳分配。”陆泽叮嘱道。
徐芳萍不屑道:“知道,我就是吃大锅饭吃到下岗的,我还能不懂这个?”
陆泽笑了笑,忙给老妈夹了个排骨,又捧了两句。
仅过了两天,陆建军相当有决断,直接就把小面包车开回来了。
虽然不是什么小轿车,但在食品公司大院,还是引起了一阵骚动。
毕竟几个月前,陆家还是和大家一样,面临下岗的职工。
没想到,人家现在面包车都买上了。
一阵羡慕嫉妒恨,自然是少不了的。
徐芳萍围着面包车,一连转了好几圈,又跑到前后座分别都坐着感受了一下。
虽然买之前心疼钱,可是等车开到家门口,多少还是会有些得意。
徐芳萍心想,到时候开着这面包车回老陆家过年,再看他们谁还敢瞧不起自己。
这车再破,也是老陆家所有人里,凭自己本事买的第一辆小汽车。
他们那些官老爷,蹭公家车算什么本事。
陆泽看到这车,是不可能有什么感觉的。
前世他什么车没见识过,一辆破昌河而已,怎么可能让他激动。
只不过作为家里的第一辆车,也算是给老爸老妈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享受过私家车的便利后,以后怎么可能还受得了去挤大巴车。
陆泽可以预见,老陆家以后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辆小轿车,也不远了。
----------------
PS:先发一章吧,后面还有两章,正在写。
民国奇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