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仪,是唐朝时期河南人,祖上从西汉时起,到晋朝、北周隋朝,都世代为官。</p>
隋炀帝时候,他的父亲在农民起义的兵变中被害,当时上官仪被家人藏起来,才侥幸逃脱。为了躲避乱兵的追杀,他只好剃去头发,到寺庙里当僧人。</p>
在这期间,他专心学习佛经和史学书籍,文章写的也很好。太宗当朝时,上官仪参加了科举考试,考中进士,在皇帝身边当了官,深得太宗信任。</p>
太宗去世后,高宗登基,他继续被高宗和武皇后器重。先是在太子李弘的宫中掌管事务,后来又晋升到宰相职位,一时风光无限。</p>
上官仪还是初唐著名诗人,他的诗“绮错婉媚”,具有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的倾向,形成当时争相模仿的新诗体——上官体。在唐诗发展史上,上承杨师道、李百药和虞世南,又下开“文章四友” 和沈佺期、宋之问。</p>
上官仪对诗歌体制的创新,主要在体物图貌的细腻、精巧方面,以高度纯熟的技巧,冲淡了齐梁诗风的浮艳雕琢。</p>
公元664年,皇后武则天,秘密地引宫外的一位道士入宫,让他在后宫实施法术,迫害萧淑妃等人。不料这件事情被一个叫王伏胜的太监知道了,他把武则天的这个举动报告给了高宗皇帝。</p>
当时高宗早就被武则天的强势干预朝政压制得很不痛快,这下听说她私下搞这种禁忌的邪术,新旧烦恼加起来,就对武则天更加不满了,一时竟起了废掉武氏后位的念头。</p>
于是高宗找来了他最信任的上官仪,和他商议。上官仪听了高宗的诉说,也愤愤不平地表示:“皇后既狠毒又专横,让皇帝失望,百姓非议,理应废黜,才能顺应天心民意。”于是君臣两个就这样商量好了,高宗就让上官仪写一份诏书。</p>
诏书还没发布,武则天就得到了消息,她肯定不依啊,于是就又哭又闹地来到高宗面前,向他辩解喊冤。高宗的个性本就懦弱,武皇后这么一哭,花言巧语表白一番,他就又心软了,看武氏哭得那么伤心,怕她生气,就心虚地哄她说:“我当然知道你是朕的好皇后,朕怎么舍得你难过呢?这是上官仪的主意。”</p>
于是这事儿就这么搁置下来了,但是武则天的心里分分秒秒在记恨着上官仪。过了一段时间,她指使自己的心腹在朝堂上奏本,诬陷上官仪,和那次向高宗告发过她的太监王伏胜,说他二人勾结先前被废掉的太子忠,企图谋反。</p>
这次诬告,武则天和她的手下做好了周密的准备工作,目标是一击必中。</p>
所以上官仪他们根本没有反驳申诉的机会,武则天一党成功地将上官仪及王伏胜、废太子忠处死,连上官仪的儿子也被牵连诛杀,上官家没收全部财产,女眷全部收入宫中为奴婢。</p>
其中上官仪的小孙女婉儿还不满一周岁,也跟着她的母亲一起,从小成了奴婢身份。婉儿天生聪慧,知礼贤惠,长大后得到武则天的喜爱,任命她协助自己管理后宫。到了中宗李显继位,纳婉儿为昭容,就是比妃位低一级的嫔位。在婉儿的积极争取下,上官仪被平反,并重新厚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