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前根据探子的情报,此番突厥纠集十五万骑兵压境,乃是密谋筹备了近一年。
李靖将军奉命率领二十万兵马北伐也是做好了长期作战的打算。
当初李靖给李世民的答复是,战耗少说也要按照两年来准备。
然而,正是这样一场即将打上两年的长久作战。
竟然仅仅一夜之间便结束。
十五万突厥骑兵全军覆灭。
甚至在战斗结束之前,军前压阵的李靖竟然毫无知觉。
好似十五万突厥骑兵一瞬间便全部死光了一样。
能够做出如此统筹规划、并且没有任何大动作便轻松剿灭突厥骑兵的势力。
其背后的强大程度,至少是十五万骑兵的数倍!
有这等恐怖的势力隐藏在大唐暗处,如何不叫人心中忌惮?
谏议大夫魏征出列进言道:“陛下,臣以为应立即筹备百万兵马,将这股势力揪出来!”
兵部尚书杜如晦闻言立刻驳斥道:
“不可!敌在暗我在明,不到万不得已,切莫与之交恶!”
话毕,杜尚书出列,拱手行礼,进言道:“陛下,贞观初开,断不能大兴兵戈!臣以为,对这股神秘势力,应一礼一兵两手准备!若神秘势力对大唐友善,则以礼相待,徐徐分解。若对大唐怀有恶意,届时再出师百万也不迟!”
太尉长孙无忌与丞相房玄龄闻言齐声附和道:“陛下,臣以为,杜尚书所言极是!”
一众朝臣也觉得杜尚书说的很有道理。
如此强大的势力匿于大唐,若对大唐友善,则以礼相待徐徐分解。
兵不血刃的将神秘势力同化为我大唐的一部分。
若真是对大唐怀疑恶意,那为了社稷江山,也只能再兴兵戈了!
朝臣的想法深得李世民心意。
贞观初开,他还有一番宏图未展。
况且兵戈刚刚止息不久,百姓刚过几天好日子。
这等时节,也的确不适合再出现大规模战事。
既然君臣一心,此事便如此处理吧。
不过,在此之前,李世民决定考校一下自己的几个皇子。
他偏头望向几位皇子,开口问道:“此间事情,你们觉得如何?”
“父皇,儿臣以为,杜尚书多言极是!”
一众皇子闻言均是如此附和。
太子李承乾却开口回道:“父皇,儿臣以为,杜尚书所言有一缺漏。”
“哦?说来听听。”
“一礼一兵两手准备应同时进行。礼要备,百万大军同样要尽早集结。否则,等确定神秘势力心怀恶意再集结大军,就为时已晚了!”
李承乾这番话深究起来也是赞同杜尚书的谏言。
但他却增添了一份“废话般”的补充。
一礼一兵同时筹备所有人都知道。
但李承乾提了出来,就代表他有自己的思考。
而不是像其他几个皇子那样只会跟着喊“666”。
而李世民想要看的,就是“思考”。
李承乾的表现让他大为满意,他心想:“不愧是朕最喜爱的皇子!”
不过满意之余,李世民发现。
三皇子李恪并未参加早朝,这已经是第五次了、
他眉头轻皱,开口感叹道:“这个李恪,整天游手好闲不关心朝政。怎的就不能跟太子多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