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是焉天的第一家族。
沈家三代为焉天皇朝撰写史记,倍受皇族所敬重。
我为沈家么子,沈墨离,上有一兄一姐。
兄长接替父亲的担子成为皇朝的史官,姐姐嫁于大皇子为正妃。
自小饱读诗书,从十五岁起,不知为何被人称为焉天的第一智者。许是我曾经为杜雄老将军解决过边疆的一些难题吧。
父亲对我没有什么期望,也许该说,是完全失望吧。
我志不在史官,也不在官场。官场的黑暗,实在不适合我这个散漫的人。
对生活也没什么要求,过得舒心就行。
父亲告老还乡的时候,我想跟着他回乡,过过平静的田园生活。可是他老人家怎么不肯,硬是要我留在京城。
父命难为,我只好留下。
大哥要我想想将来要做什么,不能老是这样混下去。
将来要怎么样?
说真的,我不知道。
每天,我就在家中喂喂池塘里的锦鲤,想着等它们养肥了之后就捉上来煮来吃。如果大哥知道了我存着这样的想法,一定不会再让我靠近池塘一步了。
午后,出门溜达,看看京城的面貌。
有时候会和睿璇一起游玩,聊聊现今焉天的走势。
皇帝一直都没有立太子,几个皇子斗来斗去也是为了那个皇位。睿璇也是其中一个,而且他是最有才华的一个皇子。
晋王姬随云是摆明车马的支持他,而且皇帝也没说什么。
我不明白,这名与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他们这样争来争去到底是为了什么?
得到了那无上的权力也不过是短短几十年的风光罢了,帝王与平民,死后所得也只是那三尺的黄土罢了。
也许,不同圈子的人不会明白另一个圈子里的人的想法吧。
京城是全焉天最繁荣的城,可越是繁荣就越显得贫富的悬殊。无论人民如何安居乐业,街道上始终会看到乞丐。
对于那些向我乞钱的乞丐,我会看看他们的年龄。看不起那些有手有脚而身强力壮却不去找工作的乞丐,通常都不会给钱他们。
可是对于那些被流氓欺负的小乞丐们,我就无能为力了。肩不担,手不能抬的我连自保都有问题,如何能帮到那些可怜的小乞丐呢。
路人更没有敢出声,顶多在那些流氓走后,给些钱让小乞丐们去看大夫。
可是有一天,我却看到有一个女子从人群里走出来,喝止那些正在欺负小乞丐的流氓。
当时,心里真的为她捏了一把汗。
那是一个很平凡的女子,没有弱到不禁风吹,可也没强到可以跟那些流氓打。
我发现,她有一双清澈见底的眼睛。
这是我见过最清澈的一双眼睛,没有丝毫的杂质,就像一面镜子。在里面,你可以看到最真实的自己。
也许她身藏高强武功吧,我在心里如此希望着。
可是,她凭的不是武功而是晋王府的令牌。全天下没有人不知道,晋王姬随云是当今皇帝面前的红人,得罪不起。于是,那些流氓灰溜溜的跑了。
她很年轻,顶多不过二十岁。可是在她身上,我却看到沧桑。
晋王府的人,我打量着她,一身青白色的衣服没有丝毫的装饰,朴素得有些不可思议,只是料子是上好的丝绸。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她。
再次见到,是在城外的破庙里。
那天,跟睿王爷出游,遇到大雨,就到破庙里避雨。
那时,她还是一身青白色的衣服,那淡然的神情也没有改变。
她跟那些小乞丐很处得来,完全不在意他们身上的肮脏,更教他们念书,虽然那是我从来没听过的句子。
我依然过着庸庸无为的日子,在迷失的人生森林里寻找着自己未来的出口,想自己还可以做些什么。
人生在世,总得做一些事情,到死去时是才会觉得不枉此生。
可是,我不知道能做些什么。
没多久,传出晋王府要办义学的消息。
让人打听过,策划人其实是那个女子。
对了,她叫寒寻风,颇为不平凡的名字。
她是为了那些没钱上学的孩子而办的义学,京城里有很多人也捐了钱;我也以兄长的名誉捐了十万白银。
义学弄得整个京城都沸沸扬扬的,所有人都在谈论这事情。
有一天又传来了,要招夫子的消息。
那时,我在想,也许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吧。
我跟兄长提起,他认为这是好事;我若要去当夫子,他不但不会反对而且很赞成,还说反正我一直都是由他养的。
唉,怎么说得我好像蛀米大虫似的呢?
他还说,我肯去当夫子是发愤做人的第一步,他对父亲也算有个交待了。
想想,我做人有这么失败吗?
去了那天的夫子招收会--奇怪的名目,发现这个女子提出的教学方针十分新奇,而且绝对是空前绝后,当然很多老夫子无法接受,就走了。
可我觉得,这样的男女混合班很有趣。
最后,还要做试题。
是她亲自出的题,我现在还记得第一道题目:为什么要来当夫子?
为什么?
我当时答了,因为觉得有趣。
第二道试题,嗯,很让人觉得惊讶:对师生恋的看法。
师生相恋是为世俗所不容的,可是这个女子却出了这么一道试题。我却不觉得有什么,相爱的人是没有罪的。
我的答案是:只要双方的年龄不要相隔太多就行。
她考的不是才华,而是人品。
交了试卷后,她让夫子们回去等消息。
于是,我继续过着喂喂锦鲤打发时间,午后出去逛逛的无聊日子。
不过池塘里的锦鲤肥了,可以吃了。找天待大哥不在家,就捉上来煮一道红烧鲤鱼,肯定很美味。
没有一丝意外,我被录取,当了夫子。
夫子可以选择住家或是学院,而我选择住在学院,才没那个闲情每天早上散步出城呢。每次出门被人盯着看,害我都毛骨耸然了。
开学之前,经常开会。
教材不是我从小看大的那些,而是新编的,后来才知道是寒寻风自己编的。
这个女人,是百年难得一见的才女啊。
开会时会讨论很东西,校服,校规,食堂,反正大大小小的事情,她都会与夫子们讨论,得出最好的结论才去进行。
这样的举动让人觉得,她不是专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