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大明公务员 > 第三十四章 北疆课题

第三十四章 北疆课题


  ,大明公务员

  第三十四章北疆课题

  何夕很烦恼。

  烦恼于明鉴堂的教学进度。

  何夕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情,那就是他实在低估了他这批学生的水平。

  这里有两个低估,首先低估的是以练子宁,黄子澄,丁显为首的正常国子监生的水平。

  何夕不是没有见过天才。但是而今不得不承认,这些人放在后世,也是绝对的学霸级别。学习能力是打满那种。青史留名的人物,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之处。

  这批学生很快就掌握了何夕教授的东西,归纳法,演绎法,数据统计,训诂,考据,调查分析。科学实验,等等。种种研究办法。

  当然了,这也是何夕在这方面的确并不是强项。

  甚至二十四史。不,而今是二十三史,何夕都没有怎么读过,而他下面的学生之中,就有将前四史给读通的人。

  什么叫做读通。

  古人因为书籍稀少,所以对拿到手的书籍分外爱惜。他们读书的时候,是反复地读,甚至将很多篇章都给背诵下来了。对里面人物掌握,信手拈来,只要提到这些书里面的内容,完全没有任何问题,才能算通。

  何夕他连读过一遍都没有。

  真讲解具体历史问题,很容易翻车的。

  所以,他讲授的更多是治学的办法。概念性的东西,但是概念性的东西,很容易讲完的。

  甚至数学上也是如此。

  大明数学是中国数学的低谷期,奈何中国古代数学的弟子太厚了。这些学子的数学底子都不错。再加上在社会学之中所需要的数学底子本来就不高。很快就学得差不多了。

  何夕面临没有什么可教的地步。

  倒不是说,他电脑手机之中,真没有他们可以学习的。但这要面临一个转化的过程。

  何夕很清楚,自己电脑手机之中的东西,是不能直接传授给这些人。何夕需要自己先整明白了。然后对这些学问进行解构,挑选能被这个时代所接受的。或以一个独立的体系,或者以某种古代学问的补充。教授给这些人。

  而何夕虽然不妄自菲薄。但何夕的学习速度也是有限的。

  他是满足不了,这些学生如饥似渴地学习速度的。

  另外一个低估,是低估了勋贵子弟的底子与学习态度。

  以李景隆为首的勋贵子弟,也就李景隆不错。其他的都是一群好勇斗狠的烂泥。

  其实李景隆本身也是平平,但是他的平平,放在这一群人中,那就是鹤立鸡群了。

  何夕有些明白,为什么建文帝会让李景隆与燕王对阵了。盖因,明初的大明武将,都是出自勋贵体系的,也就是说,建文帝如果没有魄力的话,他只能在将一代,将二代,将三代这个圈子里面选人。

  而因为大量勋贵被朱元璋干掉,同时干掉的是,他这一系的子孙。大明朝廷嫡系武将之中,最大三根支柱,魏国公系,曹国公系,最多算是黔国公系,也就是徐家,李家,沐家。

  因为徐达的女儿是燕王妃,徐家不能被重用。沐家远在西南,而沐英也不在了。沐春是什么样的人,建文帝也不知道,那么曹国公李景隆,看上去人五人六的。似乎就成为唯一的选择。

  面对如此大的差距。何夕只能将明鉴堂分成两个班。一个是原本国子监生的班,一个是以勋贵子弟加上何夕的弟子葛天工的班,这里根本就是在补课。

  不管怎么样,前者是麻烦,后者也是麻烦。

  何夕心中暗道:“不行,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必须想一个办法。”

  于是,何夕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了。

  他将刘崧,苏伯衡,程汝器,姚广孝给叫到一起,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们。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