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婧解释道:“我和姐姐没有打过仗,写不出这种诗,是杨中郎写的。”
“那天在商号,我们碰巧听到,杨中郎说起这个典故,还有这首诗,便记下来了。”
蔡琰补充妹妹的话。
原来如此!
杨昭想起来了,刚见面时,觉得她们很眼熟,应该是在甄氏商号里见过一面,有一点印象,当时和甄俨聊天,她们好像正在身边。
“竟是明光写的?”
卢植又是震惊,随后心里欢喜不已。
蔡邕羡慕道:“出口成诗的人,原来是明光。”
杨昭谦虚道:“我当时就是乱说的,算不上诗,我们先试一试蒲桃酒。”
说罢,他将酒分在夜光杯里,分别送到蔡邕和卢植案前,大白天的没有月光,玉杯暂时不会闪闪发亮,但是洁白的杯中,荡漾着嫣红的酒水,给人的第一感觉,还是比较有意境。
杨昭此时挑衅地往卫宁看去,又感到很意外,蔡琰姐妹会成为自己的助攻。
卫宁双手,微微一紧,握成拳头。
到了这个时候,酒好不好,已经不是重点,杨昭的风头完全把他压倒,那首诗他写不出来,也从未在别的地方听过,很有可能是杨昭原创的。
居然被一个乡勇抢了风头。
可恶啊!
卫宁不能在此发泄不满,先忍了,表面上还得保持微笑。
卢植又给杨昭一个眼神。
杨昭笑道:“这两份玉杯,送给蔡先生。”
“明光的心意,我收下了。”
蔡邕也不客气,让下人收起来。
酒泉玉很名贵,两套玉杯,价值不菲,玉又如君子,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蔡邕认为这是杨昭专门为自己准备的礼物,自然满意。
送出了这份礼物,杨昭又是疑惑。
老师这样做,为的是什么?
蒲桃酒和夜光杯,不是他想送给蔡邕的礼物,为何在这时候,老师会将其变成自己的?
“先生,我还有另外一份礼物。”
卫宁起来拱手道:“半年前,我得到一块上好的桐木,让人制作了一张琴,一起带来洛阳,是我送给先生的第二份礼物。”
蔡邕是喜欢玩音乐的人,闻言充满了兴趣:“仲道取来看看。”
卫宁亲自去拿琴。
一会之后,他带回来了,让人将案上的酒菜拿走,再打开琴盒,一张七弦古琴,呈现在众人眼前。
“还请先生允许,让我弹奏一曲,试一试琴音如何。”
卫宁说着,又看了一眼杨昭。
为了得到蔡邕的赏识,他可是刻苦地学过琴艺,自信能完虐杨昭一个草根。
他出身高贵,接触的是阳春白雪,杨昭这种泥腿子,侥幸读过一些诗书罢了,琴艺方面,说不定连下里巴人都没听过。
上把大意了没发挥好,这一把是高端局。
卫宁自信在艺术方面,可以完虐杨昭。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