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八百五十一章打仗没有,先扯皮(二合一)

第八百五十一章打仗没有,先扯皮(二合一)

所以兵分两路,一路往晋南方向,守卫潼关,免得被锤匪得手。</p>

他亲率大军往晋北而来,这里面临着蒙古人和锤匪的双路威胁,需要重点防御。</p>

结果洪承畴走到半路上,就听到陈奇瑜要招抚这些贼子的事,赶往派人去制止,顺便给皇帝上了奏疏。</p>

结果这两件补救的事情,全都石沉大海。</p>

此时两个月都已经过去了。</p>

在等他得到确切消息,是李自成等贼寇已经祸乱陕西西南部。</p>

洪承畴气得破口大骂,陈奇瑜他尾巴翘到天上去了,听不进去劝告。</p>

此人的表现甚至还不如杨鹤呢!</p>

在洪承畴看来,至少杨鹤没啥大本事,造成的危害不会很大。</p>

哪像陈奇瑜稍微有点本事,还顺顺利利的没遇到挫折,结果就越发的骄傲自满。</p>

一下子栽了个大跟头,导致事情越发糜烂起来。</p>

“陈奇瑜误我陕西大事,绝不能再让他继续干下去了。”</p>

洪承畴在心中已经下定决心,要搞走陈奇瑜。</p>

这个人上位之后,对于大明起不到什么好的作用,此人的才干也就是一方巡抚到头了。</p>

在往上爬,他没那个脑子!</p>

练国事被逮捕押入诏狱的事一经传开,直接就引起陕西官绅的不满。</p>

他陈奇瑜老家在山西,已经被锤匪控制,招降被困在车厢峡里的那些流寇。</p>

他指定是收到了贺今朝给他送去的大批钱财,所以才会主动提议招安贼寇,导致目前陕西大乱。</p>

但陕西官军当真是冤枉陈奇瑜了,他是一分钱都没有收。</p>

流寇贡献的钱财,都被他的左右等人给收走了。</p>

陈奇瑜的目标是想要入阁拜相,绝不是靠钱财就能贿赂他的。</p>

要是李自成胆敢派人送钱给他,这招安的事说不准就得吹了。</p>

这种污点陈奇瑜是绝对不想拥有的。</p>

特别是陕西巡按御史傅永淳以目击者的身份,向崇祯揭发车厢峡事件的前后经过。</p>

然后得出结论是目前陕西局面大坏,全都是陈奇瑜一人主抚流毒所致。</p>

傅永淳列举陈奇瑜溺职、玩寇、失机、助盗、嫁祸、党恶、辱国七项大罪。</p>

总之按照陕西目前的形势,贺今朝在与洪承畴对峙,双方皆是很克制,明白自己的作用。</p>

陈奇瑜也无心追剿贼寇,而是在一直上书为自己辩解。</p>

因为他深知在怎么补救都没有,只有获取当今陛下的信任,才可能会有翻盘的机会。</p>

要不然这辈子的仕途都完了。</p>

什么他娘的入阁拜相的美梦,通通都得在诏狱里去做了。</p>

朝廷内阁、皇帝接到陈奇瑜的弹劾,以及陕西官员弹劾陈奇瑜的奏疏。</p>

至于聚集天下之兵进入陕西之后,该如何调动,都不重要了。</p>

崇祯看着傅永淳的奏疏。</p>

陈奇瑜身负皇上重望出任五省总督而见事悠忽,轻信间谍,不尽力所当为,是为溺职;</p>

闯寇发难,荼毒生灵,数省之地几无孑遗,而身膺阃无同仇,坐视他们出山,是谓玩寇。</p>

明知其不可抚而故意抚之,使得数十万垂死之贼狡逸而去,是谓失机。</p>

果其为抚,贼未出栈道不思解散之方,贼既出栈道不思制驭之策,乃涂饰抚局,如休小儿,使贼锋益锐而力益强,是为助盗。</p>

委咎于守令,而谬嫌其不开门揖盗,是为嫁祸。</p>

自堕于贼网而得张凤翼表里为奸,是为党恶。</p>

使力不足势不及,尤可言,屯兵百万,而坐失机宜,亏损国威,是为辱国。</p>

且贼首未缚,党羽未散,抚局未成,而奸愚相济,巧于得旨,是为欺君。</p>

如此七条大罪,光把陈奇瑜关进诏狱是显然不可能平息的。</p>

崇祯越看越气,最气的便是最后欺君这一条。</p>

他这辈子最恨别人欺骗他!</p>

按照先前的位置排位,崇祯对陈奇瑜的信任已经排在了洪承畴前头,在温体仁后面,要不然也不会让他出任五省总督。</p>

至于排位第一信任的人靖辽伯遥遥领先。</p>

同样三边总督洪承畴也给了自己曾经麾下致命一击。</p>

他再次上书陈奇瑜主张招降,说贼寇已经洗心革面,不许沿路的官府盘问,故而入县后没有一人敢诘问,入郡后连主官都不敢询问。</p>

开门揖盗,剿抚两妨,恐为祸不止三秦!</p>

洪承畴奏疏的意思便是车厢峡事件,完全就是陈奇瑜失职所造成的恶果。</p>

他又不肯主动承担责任,妄图嫁祸于人,可见此人无才又无德。</p>

陕西巡抚练国事无故受到诬陷,当然更加不服。</p>

他在押往进京的路上就开始写奏疏,向崇祯坦白真相。</p>

练国事直言陈奇瑜一手策划的抚局最终导致纵贼出险,应负全责!</p>

崇祯看着练国事复述的真相:</p>

“汉南贼人尽入栈道,陈奇瑜传檄止兵,臣不觉仰天长叹。</p>

一个月内招抚强寇四万余人,悉数从栈道进入内地,饮食从何而出?</p>

如何能保证不会有抢掠发生?</p>

且一个总兵参将所率不过三千人,而一贼首拥兵万人以上,如何能控制他们?</p>

我官军围剿总数不过两万人,而降贼足有四万多人,岂是内地兵力所能控制的?</p>

若是怪罪臣不先手堵截,则先有陈奇瑜止兵檄文;</p>

若是贼寇已经真心受抚,因误杀使之哗变,然未误杀之前就已经攻破陇州、永寿,是何道理?</p>

今事已至此,唯有调集大军前去围剿,若是仍有愿意回乡种田,则禁止士卒围剿,三秦之祸才能迅速平定。”</p>

崇祯的脸色已经变了,因为陈奇瑜麾下的人说的都大差不差,甚至连卢象升送上来的文书,也皆是说陈奇瑜下令的。</p>

陈奇瑜单独给卢象升写信强调什么事,卢象升这个不曾结党的人,自是对皇帝实话实话,终究没有如了陈奇瑜的愿。</p>

但兵部尚书张凤翼与陈奇瑜是姻亲关系,自然是秉承着帮亲不帮理的心思为他辩解。</p>

同时也是为了掩饰他自己的过错,一味的给陈奇瑜说好话。</p>

如此行径便是惹了给事中的弹劾,上书弹劾陈奇瑜、张凤翼结党误国。</p>

所有人都在指责这个为首的,崇祯如何还能相信陈奇瑜的辩解?</p>

事情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崇祯心中已然清楚事情的真相。</p>

他终于意识到陈奇瑜在车厢峡招抚的严重后果。</p>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