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极殿外的朝臣集体劝谏,都劝崇祯皇帝罢掉朱慈烺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官职。也没有人去想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换成个暴脾气的太子,很可能会政变打进北京城夺权了。
朝臣们想到的只是,太子太过年轻,根本就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如今山西闹成这样,这可是亡国之兆。
之前,崇祯皇帝雷霆震怒,要急召朱慈烺回京。奇怪的是,这次面对群臣的苦谏,他竟然不闻不问起来。一个人躲在后宫,根本就不理会朝臣的弹劾。
那是因为崇祯皇帝是一个父亲,他知道,一旦再次下旨罢掉朱慈烺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职务,对于一个太子来说,可以说是致命的。
将来,这个太子在朝堂已经毫无威信可言。若是之后朱慈烺登基,就很难控制住这群臣子。
作为一个皇帝,崇祯和大臣们一样,恨不能即刻罢掉朱慈烺的官职。可是作为一个父亲,他不能这么做。
或者说,崇祯皇帝内心还在隐隐然有一种期待,期待山西的局面能够出现转机。
转机还真就出现了,朱慈烺决定带领十二团营继续南下河南,与李自成决一死战。而此时的山西,依旧混乱不止。
可是,山西虽乱,但是境内的流寇没了。
也就是说,在陕西境内为患日久的成百上千股流寇,被彻底的剿灭了。之前,四处乱窜,打家劫舍甚至于攻城略地的流寇,在山西彻底不见了踪影。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拥兵自重的地方武装。比如说,汾州的仇正、辽州的曹安、泽州的李元武、平阳府的赵四龙、乐平的王安、沁州的郭山甲等等,他们都是拥兵数万,甚至于十数万的地方武装。
这些武装力量,虽然会对朝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可是,即便如此,他们终究也是大明的官兵。也就是说,此刻的他们,是大明朝廷编制的。
自始至终,朱慈烺都知道这个所谓的拥兵自治,不过是明王朝的饮鸩止渴,可他实在没有办法,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剿灭流寇。
实际上他做到了,山西虽乱,可是流寇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股股打着大明官兵旗号的,地方武装。
而这些地方武装,都是以崇祯皇帝的大明为体系的。也就是说,只要中央集权的势力足够强大,还是能够震慑住他们的。
消息传到京城的时候,已经是两个月之后了。山西流寇已平,各地武装将领纷纷上书朝廷,表示境内已无流寇作乱。
山西的各部官员也纷纷上书言及此事,一时间,再次的朝野震动。
这一次,百官们被狠狠的打了脸。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太子殿下竟然如此的厉害,这么短的时间,就把山西境内的流寇扫平了。
再想想,之前他们还跳着脚,嗷嗷叫着痛哭流涕的劝阻皇帝罢掉太子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官职。现在想想,每个人的脸上都不禁发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