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香港。
“唉。”秋儿在书房长舒了一口气。这一年来,终于完成了初稿。她收了笔。
“咚咚,秋儿姐,”敲门声伴着阿梅的声音,门推开了,“秋儿姐,吃晚饭了,雪儿他们都回来了。”
“好。”秋儿站了起来伸了一下腰,“好,今天又是端午了。”
“秋儿姐,写完了吗?”阿梅拿起稿纸就要翻开来看。
秋儿压下说:“写完了,你现在别看,一看就要一会儿,孩子们都等我们吃饭呢?”
“是的。”阿梅笑着放下了稿纸,“一看呀。我就啥不得放手,嘿嘿,秋儿姐,你写的真好。”
“就你夸我。”秋儿拉着阿梅开了门,“我只是把我们一起过的日子给写下来。又没加什么特别的。”她与阿梅一同出了书房。
“娘,外婆,奶奶。”大家都与她打着招呼。
秋儿说:“我去洗洗手,大家先坐。”
可是大家都站着等她。秋儿坐下后大家才坐下。她看着一桌丰盛的晚餐,举起酒杯说:“记得,我们是过完端午节,大伯送我们来香港的,这一晃快四十年了。孩子的大孩子们,也比那时仁朴要大好多。我们在香港撑的这个家还不错,为这个干杯。”大纷纷举起了酒杯。
顾绍钧说:“在家里,孩子们随意,不要干了。多吃菜,今天的菜呀,是你们的大嫂炒的,看看她,接了婆婆的班没有?孙儿孙女们多多吃菜,不要尽喝饮料。”
郭绿丹不好意思的说:“欢迎大家提意见。”
“妈,我们可以提不?”顾仁朴和郭绿丹十四岁的儿子顾世瑞问。
“哥,可以。”女儿顾萦绒说,“孩子们提的意见才是最真的。是吧,妈。”
“我舅妈炒的菜,就是比我妈炒的好吃。”顾雪皎的女儿李佩菱也答上话来。
“我也觉得我姑姑炒的菜比我妈炒的好。”郭静静说,“我妈炒的那个还喊菜?”长嗯了一声说,“如果,不是住到一起,我天天带着弟弟和妹妹们去舅妈家吃饭。您说好吗?姑姑。”
“咯咯咯。”郭绿丹笑,“好。舅妈天天欢迎。”
“我也去。”顾文婷的女儿艾娜娜说,“我也带弟弟们去。”
郭静静指着她说:“在这个家我是老大,我说的弟弟妹妹,你们全抱括了。”
“充大。”顾世瑞说,“佩菱姐最大好不好。佩菱姐下半年就读大学了。你才多大点。不孩。”
郭静静争:“我是说,住到家里的。你听清楚了。大哥。”
看着孙子们聊的欢。
秋儿说:“边吃边聊吧。”秋儿让儿孙们不要停筷子了。
顾玉皎吃了一块糠醋黄瓜说:“嗯,好吃。得到真传了,这个班大嫂肯定接了。那年二叔回来时,她才三岁就说,我炒的菜好吃。”又喝了一口汤说,“嗯,好渴。这个班接到了。”
“哈哈哈。”大家开心的笑。
章仁修说:“哥哥姐姐,嫂子姐夫们。那天有空,真想好好的听你们说说你们小时候的事。”
“娘不是在写娘的故事吗?”顾雪皎说,“到时你们看就晓得了。”
顾仁朴问:“娘,写到那里了?”
“写完了。”秋儿说,“也是个初稿。有空你们都给看看,那些错字错词你们改改,还有哪些遗漏的的方你们也给补上。到时候找个出版社给印出来,给老家的叔叔伯伯,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都看看。哦,仁泽不是来电话说,家里的茶棚修好了。今年我们也卖了家里的茶。孙子们,放暑假,我们一起回老家。”
“好!”孙子们开心的吼了起来。
“哈哈哈。”秋儿他们开心的笑,想到那时顾仁泽他们来香港时也是一样。
“书我看了,”阿梅又说到书上的事来,“都写到了。就是今天写的我还没看。”
郭泰初说:“看我娘,一点都不谦虚。您会认字,不都是婶子教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