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显然,孙大娘根本没意识到,朱家人搞这一手,并不是她那天闹了一通的事,而是回来以后,她不仅没反省自己,反而往朱家身上泼脏水。
朱家懒得自降身价的跟她自辩,直接不跟她“合作”便是。
说是合作,其实就是大家给朱家“打工”,不过一个是进厂子里打工,一个是在自家地里种东西卖给朱家。
这种“卖”是提前预定的,一般都会要求最低收成。
只要稍微用点心,肯定能保证最低收成。
若是高了,朱家吃不下,也不阻止他们自卖。
可以说,这对于村民来说是“两全其美”之事。
以前种庄稼,就是为了填饱肚子。
那时别说有多余地出售了,就是填饱自己的肚子都成问题。
朱家一出手,他们不仅能填饱自己的肚子,还有多余的东西拿出来卖,肚子和收入一下子都有了。
这“收入”还不用他们操心,人家有最低“收购量”,确保了他们一年怎么都不会白种,好处全让他们给占全了。
孙家就是靠着这个,慢慢发家的。
虽然在村里不算什么富户,但因为儿媳妇有活干,家里的地也有提前订购的单子,可以说一年到头都能拿到钱。
完全达到了隔段时间吃顿肉,过年添置新衣的标准。
孙大娘喜欢占人便宜,靠在这个,在村里没少尝到甜头,也就养成了她“不占人便宜不舒服”的习惯。
到了义诊这次,孙大娘也照常闹了起来,可她没想到的是,平时有用的招式,到了这次却踢了铁板,直接给家里,甚至是村里招来了祸事。
孙大娘自然不可能说自己的错处,全部推到了朱家人身上,不是人家斤斤计较,做事不大方,连这么点事情都计较;就是朱家人心黑,容不得一点意见,什么积善人家,完全是骗人的。
孙大娘在为自己开脱,可听的人又有几个呢?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偏偏这次涉及到了他们自身的利益。
他们才不管孙大娘干了什么,到底是谁对谁错,他们只知道——孙大娘得罪了朱家,害得他们手中的利益岌岌可危。
“你说不是你的错,不是你的错你闹什么?要不是你闹,朱家会那么做?”
“姓孙的,你有没有脑子?那是什么地方?那是朱家村,你跑朱家村闹什么?人家好心搞一个义诊,你不想花钱,你别看就是,嘴碎什么?你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要我看,这就是你一张嘴闹的。”
……
那天不是没有别的村民去,他们了解孙大娘的脾性,觉得那确实是她干得出来的事。
只是他们也十分意外,就那么“闹一闹”,朱家竟然就算到了他们头上?
不是不怨朱家,是不敢怨。
朱家已经出手了,他们要再怨,传到朱家耳朵里,若是连他们现在这点好处也取消了,那他们岂不是惨了?
相较而言,迁怒到孙大娘身上,埋怨朱家显然更加安全一些。
本来就是孙大娘的错,他们怪她,怨她,也是她活该。
面对村人的指责,孙大山抓着孙大娘,就一阵猛揍。
不仅是揍给大家看,同时也是发泄自己的怒火,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
孙大娘被打得哇哇大叫,鼻青脸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