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目露讶异。
“父皇,您也关注到万亩大屯田计划了?”
“您觉得这个计划如何?”
朱元璋自然的坐在了朱棣的位置上,随意发问。
“咱先听听,你是怎么看的。”
朱棣自己拉了两个凳子,先请沐英坐下,然后又自己坐在了朱元璋对面。
“父皇,儿臣看不透这个计划。”
朱棣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祝枭的每一步计划,儿臣都看得懂。”
“但当他们组合起来,儿臣却完全无法理解。”
“凭什么,在每个人每天赚两文钱的情况下,只需要两百人就能在十六年间屯田万亩?”
“难道屯田真的有这么简单吗?”
朱元璋撇了朱棣一眼。
“既然无法理解祝枭的计划,你为何又要下发谕旨。”
“给予他们免税五年的政策?”
朱棣认真的说:“儿臣理解不了,可能只是儿臣愚蠢。”
“但这个计划看起来是好的,儿臣便愿意帮扶一二。”
“若这个计划没能成功,儿臣的谕旨自然就无关痛痒。”
“若这个计划成功了,那儿臣也心甘情愿的为他们免税赋。”
“至多不过几百两银子而已。”
“若是这些钱财就能帮助数百名乞丐成为农户,儿臣拿的心甘情愿!”
“左右儿臣都亏不了。”
沐英却是微微皱眉。
“四弟,你有没有想过。”
“其实你是会亏的。”
朱棣讶然。
“怎么会!”
朱元璋冷声一哼。
“要么咱说你被人卖了还会帮人数钱呢?”
“左右不亏?”
“你可知你那封谕旨对祝枭而言有多重要?”
“拿着你的谕旨,百姓便会觉得是你在支持这个计划。”
“你的名声,已经在为这个计划而做担保了!”
朱棣心头大骇,腾的一下就站起身来。
“儿臣绝无以名声担保这个计划的打算!”
沐英无奈的说。
“四弟,可能在你看来,圣旨、谕旨司空见惯。”
“对你而言就是随意取之之物。”
“但在外,你的谕旨就代表着你的意志。”
“当你下发谕旨给这个计划时,你就和这个计划脱不开勾了。”
“你自己想或不想,并不重要。”
沐英本以为这次出门历练的三兄弟里,就朱棣最让人省心。
万万没想到,朱棣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直接把自己的信用和名声都押出去了!
朱棣面色苍白无比。
“怪不得祝枭拐弯抹角的跟儿臣讨要谕旨。”
“难怪祝枭会为了见面那百来两银子而激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