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肆!”
“竖子尔敢!”
跟在朱棣身边的皇子属官尽皆大惊失色。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这句话在后世耳熟能详,甚至被人称之为儒家思想的鲜明体现。
但实际上,这句话根本就不曾出现于任何一本儒家经典之中。
直到明朝中后期才在民间话本中,以一种无奈自嘲的方式出现!
直到清朝时期,才变得理所当然了起来。
而王令民亡,民不得不亡,更是与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水火不相容。
如今这两句话提前数百年从祝枭口中说出。
说的还是朱棣。
这是什么?
这是百姓无力抗争燕王强权,绝望之下发出的悲鸣啊!
只要这两句话传出去,朱棣必将成为天下儒生之敌,被天下民众背弃。
更会引得朱元璋暴怒!
马和猛然抽剑出鞘,怒声厉喝。
“左右,将在场所有人尽数抓捕!”
“切不能放走一人!”
说话间,马和就要冲向祝枭。
朱元璋见状微微皱眉。
右手打出一个手势,附近便响起一阵弩机上弦之音。
不过还不等朱元璋下令,朱棣已经抓住了马和的手。
“放肆!”
“本王可曾下令?”
“尔等意欲代本王行事乎?”
祝枭给朱棣扣的帽子很大。
但朱棣给马和等人扣的帽子也不小。
一众宦官、士卒慌忙拱手。
“臣等不敢!”
朱棣冷声一喝。
“既是不敢,便都回去站着!”
相较于马和,朱棣更为冷静。
他也知道这两句话对自己的杀伤力。
但仅仅杀了在场这些乞丐,就能消弭这两句话吗?
不。
在场的官兵、检校依旧会将这两句话传扬出去。
至少,会上禀朱元璋!
要真正解决这两句话的不良影响,解铃还须系铃人。
喝令众人后退后,朱棣方才转而看向祝枭。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王令民亡,民不得不亡?”
“好唇舌!”
“你这是觉得本王冤枉你了?”
祝枭暗暗松了口气。
他说那番话,就是在赌!
好在,祝枭赌赢了。
只要朱棣给祝枭以直接对话的机会,而不是直接将他抓走。
那祝枭就有自信,把朱棣也给忽悠瘸了!
祝枭无奈的看着朱棣。
“王爷,草民至今仍不知道草民究竟犯了什么罪。”
“草民只是发了善心,唤些乞丐来家中吃顿饱饭而已。”
“这也有错吗?”
朱棣冷声一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