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和徐达互相望了对方一眼,表情写满了不可思议。
海禁政策是今日早朝商议的,这才不到半日的光景,林凡是从何得知?
就算有人通风报信,也不至于这么快吧?
不等二人惊叹反问,林凡失望的叹了口气:
“从海禁这件事上,其实就不难看出,陛下的眼光不够长远,过于纠结当下得失。”
“看似解决了棘手的难题,实则却埋下了长久的隐患,战略大局观太差。”
朱元璋听到这,终于是忍不住了,语气带着不满道:
“一个海禁,你非得扯到什么大局观,整的那么玄乎,二者压根没有关系,好不好?”
林凡目光射去,反唇相讥:
“谁说没有关系?”
“关系大了!”
“那你倒是说说有啥关系?”朱元璋忿忿不平。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封锁海域这一行为,无异于两军对垒时,蒙上了己方的眼睛,无从得知敌人的变化。”
“现在你认为倭奴不足为虑,等过了一百年,过了两百年,过了五百年之后,你还敢这样说吗?”
听完林凡的一番话,朱元璋怔住了。
不得不承认,林凡存在的顾虑,并非没有道理,不过却也仅限于此。
倭奴能翻出什么浪花?
不过是炎黄子孙养了千年的一条狗!
“有何不敢?”
“咱再给他们一千年,他们也不敢对着主子呲牙!”
朱元璋一脸傲然。
林凡摇摇头:
“错了,大错特错!”
“那我再问你,一千年前,倭奴是什么样?”
朱元璋被问懵了,茫然的眨眨眼。
一时间有点跟不上林凡跳脱的思路。
一千年前的事,他上哪知道去!
林凡坐了起来,表情异常严肃。
“一千年前,倭奴还是未开化的野人,没有语言,没有文字,也没有技术。”
“一千年后,倭奴已经敢和华夏叫板了,甚至两次击退了蒙元朝廷的东征。”
“千年前的华夏民族,便已是陆地上的霸主,至今依旧也是,但曾经摇尾乞怜的那条狗,却早就不是千年前的忠犬。”
“....它们,敢咬人了!”
一语落地,鸦雀无声。
朱元璋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
莫明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倭奴的发育速度,竟然是如此恐怖?
在此之前,他从来往这方面想过。
照这样说,再放任其野蛮生长,早晚要成为心腹大患!
“此话当真?”
朱元璋屏息凝神。
林凡扫了他一眼,没好气道:
“史书里面写的,还能有假?”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你真该多读点书了。”
朱元璋:“......”
朱元璋老脸一红,又吃了没文化的亏。
对于倭奴人,他可谓恨之入骨。
去年,他派出使者前往倭岛,并且让信使带了一封措辞严厉的信,予以警告,结果倭奴杀了明使五人。
第一次交涉毫无成果可言,若不是满朝文武极力劝阻,他早就一怒之下挥师海上,踏平倭岛了!
今年三月,他又派出了使者前往,商讨关于倭寇的问题。
这次出使倒是一切顺利,不但说服了倭奴奉表称臣,还带回了大量贡马和土特产。
本以为解决了海上的隐患,却不曾想,又闹出来了幺蛾子,原来向大明奉表称臣的狗东西,并非倭国的国王,而是一个小小的亲王!
于是乎,第二次交涉就这样再次搁浅,倭寇的问题始终没能得到解决,一直僵持到了现在。
无奈之下,他才有了海禁的念头。
“所以,你的意思是....不该将倭寇拒之门外,而是该狠狠入他娘的!”
说到这份上,朱元璋要是还听不懂,那就是傻子了。
“没错,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最好的防守是进攻,从来不是龟缩!”
“这么简单的道理,我真搞不懂,陛下为什么想不明白!”
林凡挥了挥拳头,一想到前世的种种,便恨得咬牙切齿。
倭奴人的最好归宿,就是丢海里喂鱼!
再无其它!
朱元璋五味杂陈的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