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身份本,二大爷第二天一早就去几个银行开了户,把破碗空间里的黄金取出来一些转成港币、英镑和美元存了一部分进去,手边则留了些港币花用。
他在复制这空间里的黄金时,发现了些问题。那复制速度是非常慢的,不像之前刷大米粮食时那么迅速。为了弄明白这其中的原因,二大爷把碗里的东西都尝试着复制了一遍,结果令人非常震惊。
似乎像黄金、白银一类贵金属东西在同样时间内,复制出来的总价值是和大米粮食这些东西一样多的。
举个例子,二大爷一个小时能复制两千斤大米,换成黄金就只能复制二十克。这两者的价值非常接近。
不过也有例外,就是在复制空间中的文物时,那速度又和复制普通纸张差不多。
二大爷倒腾了好几天后,挠着脑袋自言自语道:“他娘咧,搞了半天,在这破碗看来,精工手表和铁块是一个货色,唐代中国画和普通宣纸是一样哒?”
终于,这破碗的复制规则被他摸索了出来:固定时间内,复制物的总价值相等。不过物品的价值只按它的构成材料计算,那些附带的人文和科技价值是不在计算范围内的。
正因如此,某人必须到香港这搞个身份,以后有些事才能顺利办成。
有了钱也不再住旅馆了,二大爷用一口流利的英文和大方的价钱,顺利的在中环租到了房子,付了三个月房租后,算是安顿下来了。
第二天,二大爷传送回广东宝安县,出门转了一个小时露了个脸,就又回了香港。
随后一个月时间,二大爷除了偶尔回广东露脸和发平安电报以外,其他时间都在香港忙乎。首先他用正规途径办理了米国奥国太国等几个国家的护照,这几个国家基本都是农业发达,粮食充裕的类型。然后在这些地方创办或者收购了小型进出口贸易公司,在聘用了几个当地人后,公司得以最小规模正常运行,然后他就返回了香港。
此时二大爷在香港成立的进出口贸易公司也人员到齐了。眼看架子已经搭好,他就去德国瑞士还有美国等地转了转,然后传送回老家那个地下避难所里,开始干起了精工手表复制厂。不过,厂长加工人总共就一人……
其实说起来,用破碗复制文物才是来钱最快的,你想想,刷毕加索的画就和刷块空白油布一个速度,这要是卖了换钱,还不疯了。
然而,这是个不太现实的想法。一个亚裔带着大量世界名画去拍卖,就算卖掉了,该怎么脱身,怎么把钱转到国内来变成有用的东西。实际上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这些名画会被认定为是高明的临摹伪作。哪怕你自己心里清楚,这是真真真真哒!
所以,二大爷最终没有选择复制人文价值极高的东西,他选了个更现实的法子来赚钱——刷瑞士手表和德国小家电。
这就是他之前去德国和瑞士的原因,至于去美国,则是这位突然想起上辈子美国境内中国鲤鱼称霸的事情,既然有地方免费养鱼,那二大爷也就不客气了,咱开展下野生放养工作吧。等过两年丰收了,也好运点河鲜回国去。
香港的贸易公司为了掩人耳目,还进口了点手表和家电,然后二大爷就把自己的复制货掺进去卖到别的国家去了。
别说,这些东西在日本销量很好,结算成美元后,某人就开始在那些农业大国中购买粮食。
如果按个人或单独的企业来看,二大爷的公司利润是相当惊人的。但这些利润换来的粮食如果面对的是六亿多人口,那简直就什么都不是了。
虽然只是杯水车薪,但这是他能想出的光明正大尽一份心的方法。
当第一批粮食运到香港后,二大爷立刻找上了新华社香港分社。
一九六零年五月八日,位于湾仔皇后大道东387号的新华社香港分社迎来了一位西装革履鹰钩鼻子的中年男士。他自称周洪武,说是想给大陆受灾群众捐献一批粮食,不知该找哪位。
当时接待他的工作人员小吴很多年后都还记得那位陆续给祖国捐献和收购了大批粮食的男人,她在回忆录中还特意提到那位爱国人士“初见时,往往会觉得此人面目狰狞,特别是他笑起来的时候简直让人想起钟馗。但接触深了,你会发现他实在是位可敬可爱的男士……”
目前这位还处在面目狰狞阶段的鹰钩鼻男士被小吴引到了上司刘国佩办公室里。刘国佩在得知了对面男子的来意后,非常高兴。“周洪武”主动出示了自己的身份证件后,直接说起了捐粮的原因:“我的师傅去世前交代我,在华国有难时要尽力援助。”
刘国佩听了自然高兴,因为周洪武没有任何附加要求,所以很快两人就谈好了捐粮事宜。周洪武最后还不忘嘱托刘国佩部长不要将捐粮的事情曝光,以免遭到某些势力的阻挠。
在那之后,二大爷每隔一个月都要找一次刘国佩,因为他刷手表卖手表再换大米都需要时间。不过算下来也远比他自己刷大米要快上十几倍。
二大爷每两个月跑一次香港,而不在香港时他也没闲着,一样忙得脚不沾地。
五月中旬他就回了陕西,毕竟出来的时间也不短了。看看高大峰终于长个子了,可还是爱流猫尿,一见他就惨兮兮好像被抛弃的小猫小狗一样,巴着他不松手。于是二大爷只得每隔五六天就来看他儿子一次,顺便侮辱下高大峰的语文成绩,因为现在数学已经侮辱不成了。
见了大哥大嫂,自然也不能落下小弟,给两家都带了不少好东西,要知道这趟可是出了好多个国了啊。可惜真的好东西不能拿出来用,也只好整点不起眼的。巧克力、奶粉这些只能在家偷着吃,牛肉罐头、沙丁鱼罐头把包装一撕倒是搞了一大批,这东西能存的住,又好吃,大家都很喜欢。还弄了批毛线布料,成衣的话,样子太打眼,就算了。剩下些零零碎碎的,就每家都分了点。
回了村,又是一通好聊。然后一家一个牛肉罐头,说是有家工厂没钱发工资,拿罐头抵债,他一看便宜就买了些回来。大家还要给钱,二大爷眼一瞪,胆小的立马扭头就跑了,可见多年来他的余威仍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