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贾瑛一到来,就被内相戴权,戴公公,拉到前排去了。
虽说贾瑛走过贾政身边的时候,和他贾政点头致意过。
可贾政,除了微微点头之外,什么都不敢说,什么也不敢做。
不是因为贾政怕内相,而是因为,在这个特别崇尚礼仪教化,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都被挂在口上和心上。
若是有人知道了,他们姻亲之家王家的人,竟然还会想办法去‘迫害’贾府之人。
更是发生过主动让贾瑛辞职的事情和想法。
这种事情,在大周朝,都背离了孝悌忠信行列,属于被人不齿的行为。
一旦他和贾瑛通气了,或者不小心被内相知道了。
那么贾府,必然遭受到牵连。
想到如此,贾政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贾瑛离去。
到最后也没有说出一句话。
他现在很是矛盾。
既后悔,又自责而庆幸,纠结异常。
随着人头攒动,一个一个持着笏版的官员向着奉天殿移动。
俯视之下,除了外派的封疆大吏和大员之外,这就是大周朝的权利核心,和政治的中坚力量,也是关系到大周生死存亡或者繁荣产生的关键所在。
因为边疆稳固的关系,人人的脸上或多或少都有些舒心的笑容。
毕竟,三年前鞑靼寇边冠,气势太过强大。
甚至大周的国朝之中,一度出现了投降派,想去派人与鞑靼议和,防止铁骑踏入中原大地。
幸好,隆治皇帝力排众议,一力主战!
加上边疆将士,尤其是贾瑛的努力,换得了如今承平的局面。
正因为如此,亲政四年的隆治皇帝,政治地位来到了新的高度,也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们把他的地位,抬到了和曾经的太上皇一样的高度。
这一切,作为大周朝的掌舵人,隆治皇帝心知肚明。
所以看向手持笏板,鹤立鸡群一般,站在朝堂最前方的银甲少年,他心理别提多高兴了。
他的政治地位,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从面前这个少年手中争得的。
真恨不得此人就是自己的子侄辈啊,昨儿考虑的,把皇妹许配给他的想法,越来越强烈了。
但是从戴权那边得到了另一个消息,让大周国的掌舵人,又犹豫了起来,稍稍举棋不定。
似乎这位贾府少年,根据三年前留下的蛛丝马迹。
他,好像心有所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