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人说的不错,如今朝堂局势诡异,陛下昏聩,我等肩负匡扶社稷的重任,万万不能被太后一派抓住把柄。”
房间中众人你一言我一语。
钱冯毅执掌吏部,给姜之和在地方安排一个官职并不是什么难事儿。
但是问题是太后一派的人肯定会盯着他们,难保太后那边不会借机发难。
其中门道,钱冯毅自然知晓。
“姜大人此次遭小人诬陷,身陷囫囵,我等能为姜大人做的不多,但是必须要保住姜大人的家人。”
官官相护,哪怕是官场斗争大家也极力避免祸及家人。
在朝堂混的,谁敢保证自己能一直顺风顺水?
祸不及家人,这已经是如今朝堂的潜规则了,大家心知肚明。
如果只是打点一下,保住姜之和的家人的话,太后那边应该不会太过阻拦。
“关于姜大人...”钱冯毅沉吟了片刻说道:“姜大人学富五车,饱读诗书,精通文义,所以我打算让姜大人回江南开办书院。”
江南是英林党的地盘,在那里哪怕是太后也插不进去手。
这些年英林党壮大,起因就是在江南。
江南多豪绅,这些豪绅集团需要代言人,而那些考取功名的士子就是最好的人选。
所以很早之前,江南豪绅集团就积极的资助读书人考取功名。
整个大夏,江南的书院是最多的,朝堂有三分之二的官员都是来自江南那边。
背靠富甲一方的江南豪绅集团,英林党快速壮大。
时至今日,除了老牌勋贵集团,没有人敢去得罪英林党。
姜之和被罢官,回到江南开办书院是最好的选择了。
一来江南是自家地盘,二来开办书院也可以美化他们在读书人心中的名声和地位。
“钱大人如此安排再合适不过了。”
“如此甚好。”
“钱大人高义。”
“......”
商量好了姜之和的事情,几位朝廷大员也没有在钱冯毅这里过多的停留。
趁着月色,纷纷登上马车离开了钱府。
书房中,钱冯毅吹干宣纸上的墨迹,将其叠了起来塞进信封之中。
啪!啪!
做完这一切,钱冯毅拍了拍巴掌,一道身影突兀的出现在钱冯毅面前。
钱冯毅看着半跪在地上的身影,似乎早就知道一般。
“将这封信送往金陵知府陈怀云手中,你亲自去。”
地上的身影起身接过信封,塞进心口的衣服,然后一闪身消失在了书房之中。
钱冯毅看着空荡荡的书房,靠在椅背上表情莫名。
“时机还不到,再等等,还需再等等...”
PS:跪求大佬们多多支持,拜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