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 第二百六十三章 权限不够?领导组考察,距离院士只剩最后一关!

第二百六十三章 权限不够?领导组考察,距离院士只剩最后一关!

杜凯觉得王浩的申请希望很小,主要是牵扯的资金太庞大,即便是申请批下来,也肯定需要很长时间。</p>

但因为是王浩的研究需求,他还是同意一起做出申请。</p>

他完全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直接被绕过了,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独自给上级部门打了申请。</p>

正是因为迟迟等不到消息,他才专门去问了一下,结果却听到说已经打了报告。</p>

“不用我了?”</p>

“绕过我,直接申请……”杜凯都不知道该做出什么反应。</p>

换做是其他人、其他研究组这么做,他肯定会非常的恼怒,因为超导材料实验组,一部分归属超导材料工业公司,公司正式运营之前,监督审核实验组的经费,也在他的职责范围内。</p>

但换成是王浩、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就不一样了。</p>

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是直属科技处管辖的科研机构,王浩更不是他能够企及的,他只能带着郁闷去和邓焕山说。</p>

邓焕山解释的很直白,“王教授不是故意甩开你,是因为你的权限不够。”</p>

“权限不够?”</p>

“对。”邓焕山道,“我的权限也不够。反重力的研究是保密的,我们材料组的工作就是配合,王教授说需要什么材料,我们就准备什么材料。”</p>

“新公司也一样,没有权限插手到反重力的研究中,申请报告署了你的名,岂不是说你知道了内容?”</p>

“王教授也是为了你好……”</p>

邓焕山仔细的一解释,杜凯的心情顿时平静了许多。</p>

确实如此!</p>

虽然王浩是找他申请资金,要公司的设备配合制备材料,可却根本没说反重力研究有什么成果。</p>

如果是给上级打报告,肯定会说明研究成果。</p>

那是保密性质的。</p>

他的级别和岗位够不上知道重大保密的成果。</p>

“但是,即便成果再怎么重大,想要一个实验,申请这么多的资金也不太可能吧?”杜凯思考着摇了摇头。</p>

于此同时。</p>

科技处、科工局都已经收到了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的申请报告,科技处马上牵头召开了内部会议。</p>

每个参会的人都对于新成果感到不可思议。</p>

“80以上的场强?而且是横向、作用于设备本身的场,岂不是能减轻八成以上的重力?”</p>

“有了这个技术,不就能直接让设备飞起来了吗?”</p>

“那应该暂时做不到,但有了关键技术是真的,这项技术的应用前景太广泛了,尤其是在航空航天领域。”</p>

“确实如此……”</p>

“研究意义重大啊,CA005的临界温度有93K,使用损耗并不高,足以让反重力技术进入应用。”</p>

每个参会的人都知道意义重大。</p>

会议也很快确定全力支持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的工作,“不管是超导材料实验组,还是新的材料公司,只要能提供资源,都全力配合!”</p>

“其他部门也一样,一定要给予足够的支持!”</p>

“这是最重点的研究。”</p>

“在超导材料和反重力两个方向齐头并进,未来就能更快的投入到应用中……”</p>

会议不止做出了全力支持的决定,还决定成立领导组再去西海大学,亲眼看看反重力研究的进展。</p>

这次科工局的徐保功就成了领导组的带头人。</p>

……</p>

杜凯正在新公司的选址地进行考察。</p>

超导材料工业公司是围绕两种关键材料002成立建造的,他的工作就是快速建立公司,让两种新材料实现大规模生产。</p>

材料公司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杜凯的压力自然是非常大的。</p>

他每天都是到处跑,处理各种的文件,还要到工厂建造地来看看。</p>

当走在新修建的路上时,杜凯就接到了电话,知道科技处发了一份正式的文件。</p>

他马上回到办公室里去看文件,才知道是要求他‘不惜一切代价,全力配合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的工作’。</p>

杜凯看到文件都愣住了,他当然知道内容代表了什么--</p>

王浩的申请通过了。</p>

“这么多资金进行一个实验,还让新公司配合……”</p>

“竟然这么快就通过了?”</p>

这和杜凯之前预计的完全不一样,他感到非常的震惊,同时心里也有些郁闷。</p>

因为他的工作是全力配合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但具体做什么研究完全不知道,他们就成了一个生产材料的机构,而且还是‘不惜一切代价去配合’。</p>

这听起来就感觉很郁闷。</p>

但是,没有办法!</p>

杜凯苦笑了一声,他还能怎么做呢?只能配合了。</p>

……</p>

王浩也收到了消息,他马上就去了超导材料实验组,详细了解CA005的制备过程。</p>

杜凯也来了。</p>

杜凯还带着两个专家,一起参观CA005的制备过程,并针对制备过程进行讨论。</p>

他们需要做的是,把其中一些步骤进行机械化操作,或者干脆就交给其他机构负责。</p>

这就是为大批量生产做准备。</p>

后来十几个专家都参与了CA005制造讨论工作,一起研究拿出了一个方案。</p>

最终的方案并不令人十分满意。</p>

邓焕山道,“按照我们现有的设备和人员,联系整个生产过程,想要制造出10吨的CA005,最少也需要两个月以上。”</p>

这已经是最快的时间了。</p>

王浩听着时间都感觉很郁闷,只是等材料生产就需要两个月,还是上级划拨了资金、其他部门全力配合的情况下。</p>

但是,没有办法。</p>

超导材料工业公司只是建立过程中,只引入了一些基础的设备,任何一种新材料,都不可能快速投入大批量的生产。</p>

即便是讨论后的生产过程中,有一部分工作还是要在实验室进行。</p>

“只能等了。”</p>

王浩带着些许郁闷回到了大学,随后就专注于和比尔卡尔、林伯涵,一起研究‘形态缺口’表达问题。</p>

这是CA005的半拓扑微观形态构造研究的关键部分。</p>

因为实验有了新发现,王浩对于理论方向也给出了确定的基础定义,大大缩小了相关的讨论范围。</p>

在不断的研究论证过程中,他们一起确定研究的方向,还有了一些特殊代数簇构造拓扑表达的成果。</p>

他们所研究的是‘特例代数簇’,以此展开来获取更多的‘特例代数簇’问题表达,并对于微观形态缺口的特殊性态进行初步的表征。</p>

当真正一心到研究的时候,很快就有了一些成果。</p>

比尔卡尔和林伯涵关心的只有数学问题。</p>

办公室里。</p>

比尔卡尔很认真的说道,“相对于代数簇拓扑问题的表达,半拓扑的表达更容易一些。”</p>

“王浩,你的研究要求更容易一些。其实并不用完成所有的拓扑表达,半拓扑本身就是一种简化。”</p>

林伯涵听罢忽然道,“如果能完成几种半拓扑体系和代数几何关联问题,我们是不是能够证明,与之相关的半拓扑体系都可以用代数手段来解析?”</p>

这个问题让王浩和比尔卡尔一起愣住了。</p>

王浩疑惑问道,“虽然半拓扑体系是我们一起创造出来的,但其根本还是拓扑理论。如果像是你说的,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不是等于完成了‘弱化霍奇猜想’的证明?”</p>

“有道理啊!”</p>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