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 第一百八十五章 完美的漏洞所在,一个人的横向项目

第一百八十五章 完美的漏洞所在,一个人的横向项目

徐宝生低头不说话。</p>

王浩看着他的表情,叹了口气,说道,“如果你为难,我也不问你了,我刚才向其他人了解过,事情不大,估计陈建林很难再主持合金实验室了。”</p>

“如果有人来问你,你配合调查就可以了。”</p>

“到时候,有什么说什么,不要在掩盖事实,我能和你说的就是这些了。”</p>

王浩说完正准备走开,回想了一下以前和徐宝生的关系,还是补充了一句,“如果你读博受到影响,可以试着再申请其他相关学位。有什么事情,再联系我。”</p>

他一看就知道徐宝生肯定参与其中,否则陈建林也不可能带着徐宝生一起来,但是具体牵扯有多深不好说。</p>

如果牵扯的很深,甚至达到担负刑事责任的程度,那么也只能到这里了。</p>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路,既然做了错误的选择就要付出代价。</p>

……</p>

对于武钢研究院来说,项目招标的事情已经结束。</p>

中途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完全没有想到的,很多人的心情都很复杂。</p>

王基铭的心情倒是很不错。</p>

这几天,他感觉非常郁闷,因为研究院的事情被集团方面的人插手,自己权利范围内都不能做主。</p>

现在一切都解决了。</p>

王基铭和王浩一起吃饭的时候,也对他表示了感谢,说了几句陈建林的事情后,话题也转到了重心上。</p>

他们邀请王浩来武钢研究院,可不是为了项目招标的事情。</p>

名义上是邀请王浩来参观指导,实际上,是真有研究上的问题,想让王浩提供意见,或者说希望王浩能帮忙解决。</p>

王基铭和丁宗权一起说了起来。</p>

“还是双锟铸轧生产线,我们一直在研究这个。”</p>

“这条生产线对于集团来说非常重要,现在已经能够持续高效的进行生产。”</p>

“但是问题还没有解决。”</p>

王基铭说道,“你说的温度和磁场控制,就是钢裂纹出现的主要原因,我们找到了稳定的温度和磁场控制方式,可是在调节上却出现了问题。”</p>

“因为钢材品质是不一样的,磁场和温度想调节也很困难。”</p>

“我们希望能找到平衡点来最大化减小次品的出现。”</p>

“这就是主方向!”</p>

王基铭的解释很笼统,直接就说出了问题。</p>

王浩则听的很迷茫。</p>

他上次来武钢研究院,就只是针对问题说了一句,而且还是突如其来的灵感。</p>

等说完了以后,回去的路上就快忘了。</p>

什么双锟铸轧生产线,什么超薄带技术,什么磁场、温度控制……</p>

这些和数学没有任何关系。</p>

反正不是王浩能上心的事情,他很无奈的苦笑一声,“王院士,你慢点说,我还是没有明白,你们到底碰到了什么问题。”</p>

“是双锟铸轧生产线,我上次来好像说的就是这个?”</p>

“我当时说了什么?”</p>

“……”</p>

“……”</p>

王基铭和丁宗权对视了一眼,半张着嘴好半天没合上。</p>

他们发现了一个忽略的点。</p>

王浩对于武钢研究院的问题根本没上心,上一次还可能是‘碰巧’说了一句?</p>

对方甚至连问题都没记住!</p>

本来以为简单一说,王浩就能明白过来,结果发现远不是这样。</p>

丁宗权很无奈的又仔细解释了一遍。</p>

王浩才听明白了。</p>

上一次来武钢研究院的时候,他参观了双锟铸轧的检测实验,谈起了钢裂纹导致的次品率问题。</p>

当时王浩就认为,钢裂纹的出现和技术、工艺无关,直接关联的是温度和磁场稳定性控制。</p>

后来,王基铭带队做了一个星期实验,才确定王浩说的是正确的。</p>

武钢研究院一直针对双锟铸轧生产线在进行研究,主要就是希望能改善双锟铸轧生产线的次品率。</p>

但后续又碰到了一系列问题。</p>

哪怕是有了稳定的温度、磁场控制装置,次品率依旧不能控制,他们做了很多次实验,希望能找到温度和磁场控制的平衡点,但因为数据太过于复杂,还是无法找出最好的平衡点。</p>

这次邀请王浩来参观指导,目的也是希望王浩能帮忙解决这个问题。</p>

王浩听了以后,满是不可理解的问道,“你们找我来,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p>

“对啊?”王基铭疑惑的回答。</p>

“我先问问你们。”王浩道,“一年时间,你们在这个研究上,投入了多少经费,后续还准备投入多少经费?”</p>

“这个……”</p>

王基铭看了一眼丁宗权。</p>

丁宗权默默计算了一下,说道,“三千万以上,应该有的吧?”</p>

“后续,可能还要三千万?”</p>

“所以说,这是个大研究啊!”</p>

王浩道,“这么重大的研究,这么重大的问题,你们请我来,我一下子就能解决?你们当我是神仙吗?”</p>

“说白了,我就是个数学博士、教授,再厉害只是个学者而已。”</p>

他说着自己都笑了。</p>

虽然他对自己的能力很有自信,但一个研究院重要攻关的项目,一年都没有直接成果,让自己来一趟就能解决?</p>

这听起来都很怪异。</p>

王浩可不相信自己能有这种能力,做到这种事比证明哥德巴赫猜想难太多了,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p>

王基铭和丁宗权仔细想想,也确实是这个道理。</p>

王基铭还是道,“王教授,我们仔细讨论过,你擅长数据分析,我们过去一年进行了好多次实验,但是数据分析是个大问题。”</p>

他说到了重点上,“其实这个问题,总归还是数据分析,要利用分析来得出结论。我们自己做过研究,也找过两家团队,他们都没有分析出问题。”</p>

“后来想想,还是要找王教授你啊!”</p>

“对、对!”丁宗权也跟着点头。</p>

王浩苦笑道,“那也不是一天能完成的,数据分析是个庞大的工作,不是看看就能有结论的,每一个实验分析工作,数据越庞大就越复杂。”</p>

他还是摇了摇头。</p>

但是,听到说是实验数据分析,心里倒是有了信心。</p>

王基铭仔细想了想,忽然道,“这样吧,王教授,就按照项目流程来,你帮我们做数据分析,走正常的横向项目合作,怎么样?”</p>

“横向项目?我一个人?”王浩有些不理解。</p>

王基铭想了下,忽然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好,顺着继续说道,“不管是你一个人,还是一个团队,只要能完成分析,给出有效结论,这才是最重要的。”</p>

“现在我们很需要专业的数据分析,找其他人、其他团队,我都感觉不太行,你才是这方面的专家。”</p>

“是啊!”</p>

丁宗权也跟着点头。</p>

他最开始对王浩很有意见,但渐渐的发现王浩确实很了不起,到现在也就没什么感觉了,也很支持王基铭的决定。</p>

“这个……我考虑一下。”</p>

王浩觉得做数据分析,还要走项目流程,似乎是感觉怪怪的,涉及到过去一年的实验内容,短时间很难分析出结果,走项目似乎才是好办法?</p>

一个人?</p>

横向项目?</p>

王基铭看到王浩有些犹豫,马上道,“这样吧,王教授,五百万经费,你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p>

王浩犹豫了一下。</p>

丁宗权道,“六百万吧,如果能六百万解决,一切都值了!”</p>

“这个可……”</p>

王基铭看到王浩还要拒绝,也下了狠心,一咬牙道,“八百万!只要有成果都可以,但是一年内没成果,我们可是要收回剩余资金的。”</p>

“这个……好吧!”</p>

王浩叹了口气,心里感觉有些无奈,一个人的横向项目?</p>

怎么都感觉怪怪的。</p>

但是,对方这么有诚意,又是老朋友了,拒绝就不太好了。</p>

唉!</p>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