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 第一百八十二章 重大保密项目以及被邀请担任评审

第一百八十二章 重大保密项目以及被邀请担任评审

……</p>

吴晖、樊庆学等人,一起送王浩几人出了科学基金会。</p>

吴晖和王浩走在最前面。</p>

他慢慢走着,也和王浩小声说道,“项目的事情,你们可以放心。我们已经开了几次会。还有保密部门的专家参与。”</p>

“这个研究主方向来说,其实成果意义并不大。”</p>

“王教授,像是你说的,交流重力的研究,还需要理论机制支持。现在只是有发现。”</p>

“国外早在20年前就有了发现,但到现在也没有消息,我们没有看到他们设计出反重力飞行器,或者一些其他的运用。”</p>

“这就说明,他们在这个方向的研究,还远没有达到运用的程度。”</p>

“我们也一样。”</p>

“即便是闷头做保密研究,几十年也很难看到成果。”</p>

“关于这个,我们讨论过好几次了。”吴晖道,“你们也不要有压力,有一些技术是这样的,提前有心理准备,就不用太在意。”</p>

“但是,保密还是要保密的,这个项目,主要还是批给你们,你们还是要和首都大学基础科学中心以及科学院超导实验室多交流。”</p>

“超导机制研究,实在是太重要了啊!”</p>

吴晖说着拍了拍王浩的肩膀。</p>

这是真心的感慨。</p>

超导的机制研究每年投入大量的经费,确实有了不少的成果,但因为高昂的成本,距离大规模应用还很遥远。</p>

虽然偶尔会有一些高温超导材料的新发现,但即便是高温超的材料也不是常规能使用的。</p>

所以就必须要完善超导的理论机制,最直接的就是找到一些‘更加高温’的超导材料,最好就是常温状态下的超导材料。</p>

到时候,世界都会变得不一样。</p>

……</p>

吴晖谈到首都大学基础科学中心,也谈到了科学院超导实验室。</p>

之所以谈到两家大型机构,是因为两家机构本来就有超导机制研究的大项目。</p>

物理实验室能申请到这个项目,只是建立了一个超导机制研究的新方向。</p>

即便是申请到了过亿的经费,和两家大型机构还是有很大差距的。</p>

超导机制的理论研究上,每个机构都不是单独进行的,他们所做的研究,最终还是会汇总在一起,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能真正破解超导发生机制。</p>

到时候,有理论支持的情况下,技术才会迎来跨越式发展。</p>

当然了。</p>

对于物理实验室的四人组来说,什么超导机制研究的整体发展,似乎和他们距离很遥远。</p>

比如,何毅,他更在乎能申请到多少经费。</p>

这才是最重要的。</p>

在回酒店的路上,何毅都在不断说着,“如果能有五千万的经费,我们最低也能升个省重点。”</p>

“到时候,就能继续扩招人手。”</p>

“再高,当然更好。”</p>

他说的‘省重点’和项目存在直接关系。</p>

如果科学基金会拨款五千万,学校和北疆省也肯定会进行补贴,甚至拨款对实验室进行扩大建造,内部设备也会进行更新。</p>

这才是发展的重点。</p>

到时候,手里再有个五千万的项目,发展势头就会非常的迅勐。</p>

何毅、肖新宇以及颜静,一路上都在谈这个问题。</p>

王浩只是跟着听了几句,他在意的是项目本身,因为项目直接和研究挂钩。</p>

他觉得破解交流重力场的奥秘,似乎就和湮灭力的发现直接关联。</p>

至于交流重力场……</p>

王浩还真是觉得,他们继续研究,肯定会大大提升交流重力场的强度,因为理论机制的研究,往往和实验直接挂钩。</p>

主体方向是理论机制,也需要不断进行相关的实验。</p>

“如果把交流重力场,提升到20个点、30个点,会发生什么?”</p>

“似乎……”</p>

“也没有什么意义!”</p>

王浩仔细想了一下,最终还是摇了摇头,就像是吴晖说的一样,一切的理论机制,还是要为技术发展服务。</p>

哪怕交流重力场提升到了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三十,也根本没有多大意义,因为超导实验太过昂贵,实现交流重力场,每一分钟的成本都非常高昂。</p>

只要不能降低成本,就根本不具备应用价值。</p>

一行人回到了酒店。</p>

王浩才刚走进大厅里,就见到了王基铭,他对何毅等人道,“你们先上去,我有点事。”</p>

随后就直奔王基铭走了过去。</p>

丁宗权也在旁边。</p>

他们正小声说着话,发现王浩走过来,立刻就站起来道,“王教授,终于等到您了。”</p>

“王教授,好久不见!”</p>

王浩分别和两人握手,有些疑惑的问道,“不是说的后天吗?”</p>

“定的是后天。”</p>

王基铭有些尴尬道的,“但是,我们商量了一下,还是觉得你明天去更好。”</p>

“为什么?”</p>

王基铭看了丁宗权一眼。</p>

“我来说吧。”丁宗权解释道,“明天我们有一个招标会议,主要针对一个大型的科研招标项目。”</p>

“这个项目,我们内部的争议很大。”</p>

“本来最开始,就是把项目给西京交通大学的金属实验室,后来查看申请的时候,发现东港大学合金实验室的报告更好,更贴近我们的需求,而且还有基础实验数据。”</p>

“有人支持把项目给合金实验室,但是合金实验室,您可能听说过,去年的问题……”</p>

王浩有点疑惑的问向王基铭,“王院士,这种项目招标问题,您不能决定吗?”</p>

王基铭苦笑道,“虽然我是研究院的院长,但是针对大型项目还是要统一投票的,而且武钢公司那边来了人,我也不能独断专行吧?”</p>

“我和宗权就商量一下就来了。”</p>

王基铭说着直摇头。</p>

正常来说,一个实验室出现这种问题,短时间再想申请重大项目很困难。</p>

但是,合金实验室找了武钢集团的人,打着公平竞争的旗号,他们就很难直接把合金实验室排除在外。</p>

王浩听的更加不解了,“我能帮什么忙?”</p>

王基铭道,“您太谦虚了,上次您来研究院说了几句,对我们的帮助很大啊,最少给我们省下了几千万,甚至过亿的经费。”</p>

“有吗?”王浩还真是第一次听说,他去武钢研究院转了一圈就没关心过。</p>

丁宗权用力点头,“是有的,超薄带技术,您说合金实验室的研究没意义,所以我们停了合金实验室的项目。”</p>

他对此印象深刻。</p>

正是因为这件事,他和陈建林都没了联系。</p>

这次陈建林参与武钢的研发招标,甚至都没有通过他,而是找的武钢集团里的人。</p>

王基铭道,“所以我们想让您明天去,帮忙看看项目招标情况。”</p>

“我们在招标上的分歧很大。”</p>

“我是看好金属实验室,但是,合金实验室的申请,确实做的非常贴合需求,我仔细看了,甚至找不到反驳的理由……”</p>

“您也帮忙看看,毕竟是重大研发项目,对我们研究院来说,这个合作项目,是未来几年内最重大的。”</p>

王浩听了半天反应过来,“王院士,你们是想邀请我去当个评审?”</p>

“对。”</p>

王浩的心情变得复杂了。</p>

项目主要申请方,就是彭辉以及陈建林的团队,他参与过彭辉团队的研究,也在合金实验室工作过,结果现在他过去当评审?</p>

</p>

这……</p>

听起来还挺有意思啊!</p>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