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近卫集团军直属炮兵旅和各师直属炮团的大口径榴弹炮和远程火箭炮开始轰击阵地的时候,防御在阵地上的印度陆军才感觉到了情况的不对味,之前近卫集团军秘密实施战前准备的时候,在中印边界以及克什米尔与喜马偕尔邦以及北安查尔邦一线的印度军队都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主要是因为近卫集团军在保密工作上,做得很是到位。也因此,当炮弹开始铺天盖地的砸落下来的时候,印度军队才慌乱了。
炮火很是炙热,大口径的榴弹炮将整个“火线地带”完全覆盖在炮火之中。很是猛烈的炮击,短短一个小时之内,纳姆吉亚一线的印度守军的阵地便是落弹数万枚,第22号公路完全被炮火所封锁了。
一线与二线纵深之间此时完全被炮火所阻隔,整个前线的局势完全失去了控制。当陆航直升机掩护着地面装甲部队开始推进的时候,一线防御阵地已经基本形成不了什么像样的阻击了。近卫集团军的主力攻击方向很是清楚,第182机械化步兵师沿着第22公路以北向文度前进,而作为主攻方向的第85机步师主力则在沿着第22号公路前进,同时该师254团附属一个装甲连则从22号公路以南直扑基德古尔、桑格拉一线。而第82步兵旅和第196步兵旅则是迅速地舍尔加尔一线突破,兵分两路直扑登克尔一线。从底雅乡、曲松乡一线展开的近卫集团军早就已经为这次突破作战做好了全部准备,路线全是经过精心选择的,火力的配置和部队的进攻跟进每一步都在地图上做过精确的准备,虽然集团军司令部就设立在噶尔县也就是阿里地区的首府狮泉河镇,但实际上,前进指挥所就设立底雅乡以东不远的香孜乡中学内。
从狮泉河机场起飞的中国空军战斗机在战斗打响后仅仅四分钟后,就首次空袭了德拉墩市及前线地带印度空军的主要机场及雷达站。大批“FBC-1”战斗轰炸机在“JF-10”战斗机的掩护下,多批次的越过积雪覆盖的葱岭,把钢铁和烈焰降临在印度人的城市、乡村。大口径的远程火箭炮也开始对纵深腹地实施“非精确性”的炮击,虽然这样做会带来可怕的毁灭性和人员死伤,但却可以极大程度上压垮印度人的抵抗决心。
北安查尔邦是2000年11月9日从北方邦分离出来建立的印度第二十七个邦。自2007年元月起,印度官方将其更为北阿坎德邦。该邦传统上属于印度北方地区,北面与中国西藏接壤,东与尼泊尔交接,西面与喜马偕尔邦为邻,南面与北方邦交界。地理位置很是重要,所以这里也显然是中国军队猛烈攻击的方向,近卫集团军的攻击方向也就正在该邦境内。虽然北安查尔邦是个风景优美的度假胜地,但是此时,中国人似乎并不在意毁灭了这个印度最为著名的、历史上英国殖民者和王公贵族们最爱前来的避暑胜地。大量的炮弹和炸弹呼啸而来,将这片与中国西藏札达县接壤的土地上的主要城镇和边界地带炸得浓烟滚滚。
而位于印度西北部,坐落在喜马拉雅山南麓,邦首府是西姆拉的喜马偕尔邦,虽然并不是近卫集团军的主攻方向,但却也遭到了猛烈的空袭,不过遭到猛烈空袭的缘故,并不是因为伯坦果德基地等空军机场的原因,而是因为**-**所在地达兰萨拉就在这个邦。达兰萨拉分上下两部分。下达兰萨拉海拔1250米,主要是当地印度人居住,而海拔约1800 米的上达兰萨拉亦称麦罗甘吉,人口有万人左右,相当于中国一个乡镇的人口规模,为中国流亡藏人聚居区,也是分裂分子们的栖息地以及所谓的“西藏-流亡政府”的盘踞地方。**集团在1959年发动叛乱失败后,裹挟了数万藏民仓惶出逃到印度,就被印度政府安置在喜马偕尔邦山区这个叫达兰萨拉的小镇上。
虽然喜马偕尔邦东部同北方邦及中国国西藏相邻,但由于其南部与哈里亚纳邦和旁遮普邦相连,西部和北部同克什米尔地区连接,所以也就成了部署在已经被占领了的查谟-克什米尔地区的中国军队的主攻方向。
长期部署在北线的部队有**军区的炮兵第2旅、工兵第9团、独立第1团、独立第2团、第6山地师、第13炮兵旅、第4步兵师、第8步兵师、第7步兵师、第11步兵师,不过这一次,展开对北线攻击的中国军队却是以精锐的第21集团军为主,只不过配属了**军区的炮兵第2旅和第4步兵师以及第11步兵师。
在近卫集团军展开攻势不过一个多小时之后,第21集团军首先展开攻击,由**军区的炮兵第2旅和集团军直属炮兵旅组成的强大地炮火力顷刻之间把无数的炮弹砸到了达尔豪西、昌巴一线,而随即,第21集团军赫赫有名的红军师-陆军第61步兵师挥师南下,该师两个红军团-步兵第181、第182团呈双剑齐发的阵势,直插向边境地带的印度防线纵深。
防御在七号地段的印度廓尔喀步兵第7联队是印度陆军所谓的“精锐”部队,这是从全印陆军廓尔喀部队中挑选精英分子组成的新联队,旨在加强查谟-克什米尔地区沦陷后兵力不足的北方军区。这个第7联队也的确有些牛皮烘烘,在过去的两个月中,他们在和**军区的第6山地师的多次“摩擦”中,倒也没吃什么大亏,故而自诩是“无敌之旅”,但是很不幸,这一次他们偏偏遇到了号称“铁拳”的第61步兵师。
第61步兵师第182团第9连便是大名鼎鼎的“攻坚英雄连”,此时这个英雄连队作为尖兵连,随着总攻的炮火对敌纵深实施压制性轰击,率先南下。从昌巴一线直扑达兰萨拉。而处于在昌巴城南防御阵地上的印度军队正是那个印度廓尔喀步兵第7联队。搭乘着履带式装甲车的9连在第12装甲师一个装甲排的掩护下,从昌巴一北直接冲入印度人的防御阵地中。
作为防御阵地前哨的一个步兵中队在和尖刀连发生接触之后,刚开始还做了一些像样的抵抗,但是随着82毫米迫击炮轰掉了两个用来作为支撑火力点的哨所之后,这个廓尔喀中队开始变得混乱起来。四辆履带式步兵战车在两辆99G主战坦克的支持下,从侧翼直接碾上阵地,30毫米机炮狂暴地扫射了混乱中的印度人。虽然那些廓尔喀士兵有手雷和反坦克火箭筒做了一些抵抗,但显然,在30毫米杀爆榴弹不断炸起的火光面前,他们的抵抗是那么苍白无力。
当年,在**印度独立运动时,廓尔喀兵曾经毫不犹豫地对印军下手,在1919年阿姆利惨案中,他们用机枪向和平**人群扫射长达一个小时。也是是吃过苦头,所以,独立后的印度军队一直都招募廓尔喀兵,1999年5月,一支巴基斯坦游击队占领了泰格尔山,直接威胁印度在克什米尔的存在。为夺回阵地,印军廓尔喀步枪联队的一部,每人背负二十五公斤的行军包,从山的侧背向顶峰一米一米地攀爬。居高临下的游击队甚至懒得向这群疯子开枪,故意放他们爬到半山腰时,向山下扔石头,把廓尔喀人打得尸横遍野。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竟然有十一名廓尔喀敢死队员,最后在炮兵的掩护下,爬上了山顶,并与游击队展开白刃战。五小时后,泰格尔山回到印军手中。有了此战后,印度人更是对廓尔喀人信赖有加,此次让第7廓尔喀联队防御北线,也是北方军区司令部对于这些廓尔喀人的信任。
眼看着阵地不守了,此时这些廓尔喀步兵居然挥动起,廓尔喀军刀,向着尖刀连攻击。廓尔喀兵的纪律性和耐力超强。据说,如果没有命令,即使一天不吃饭,命令他坐着,他也不会离开。在战场上,无论负多严重的伤,他们总能忍住痛苦,有时甚至疼痛得直掉眼泪,嘴里还在念叨“不能喊,不能叫苦,我是廓尔喀人。” 因此廓尔喀人的民族性格,普遍被认为特别适合打仗,他们平时沉默寡言,一旦发起脾气,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与其懦弱地活着,不如就此死去。”这是廓尔喀人的生存信条。此时这些廓尔喀士兵似乎要好好地表现自己一番,好好地来捍卫一把“廓尔喀兵”的荣誉。
然而和**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与廓尔喀兵之间的那场肉搏不同,这一次,等待着这些廓尔喀人的不是雪亮的刺刀,而是密集而来的弹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