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夜风打着旋而来,夹掺在风中的尘砾拍打在脸上隐隐作痛,尽管才刚刚进入秋季,但托拉博拉山晚间的山风却已然带着些许的寒意了。
“该死的!”阿基米一边咒骂着,一边将裹在头颈的毛毯更加的紧了紧,以用来更好地抵御扑面而来的沙尘土砾。那种裹着寒风中的尘土打在脸上生痛生痛的滋味真得很不好受。
对于这片位于贾拉拉巴德市东南40公里、靠近巴基斯坦边境、平均海拔约4000米的山区,阿基米一点也不陌生。在普什图语里,托拉博拉为‘黑寡妇’的意思。自古以来这里便是土匪出没之地。这里在抗击苏联入侵时期便是抵抗力量的根据地和军事训练中心,所有的土路和小道上都布置了重机枪、火箭炮和高射炮。苏联人每一次进攻都被成功的进退了,因为这里山高木茂,有成百上千个天然洞穴,便于人员躲藏,简直就是天然的堡垒。
自从阿基米加入到抵抗游击队以来,就曾经不止一次的随队伍撤退到这片山区来,整个托拉博拉分布着无数错综复杂的防御工事和地道,加上那些洞穴,就好像一座掏空的大型防御堡垒,所有的堡垒出口一般都开在陡峭的崖壁上,而每个堡垒都有数个地势开阔、树木丛生的高地据点,再适合防御不过了。有时候阿基米随着队伍行走在通向洞穴的崖壁小道上时,他只能看见一线蓝天。那种十分险要的地势再加上小股部队的防御,更加易守难攻了。
而正是依靠这些隐蔽体,抵抗武装一次次摆脱了欧洲军队的围剿,苏联人没有成功、美国人失败了,欧洲人又有什么理由能够成功呢?那些洞穴和堡垒大部分都是抗苏战争时期由CIA援建的,据说那位传奇式的人物-本-拉登当年就参与过工程建造。
但关于拉登建设这些堡垒的传说,阿基米也只是听说过而已。不过他见过很多洞穴都是具有完善的发电设备和通风系统的,那些洞体很宽,甚至能够容纳下一辆汽车。只不过那里的地势实在不适合汽车的行驶了,每一次运送必需品都是通过驴子、骆驼和马来进行运输。
每次一次被欧洲军队围剿得实在没法再逃了,阿基米的头领们便会将队伍撤退进托拉博拉,利用这里的山洞、堡垒和险要的地势来和那些异教徒做周旋。尽管欧洲人每一次都动用了飞机、大炮、直升机来进攻,甚至投掷了那种能够吸光洞中空气的炸弹(指温压弹),但每一次都是无功而返。对于阿基米这样的游击武装来说,实在打不过了,还可以通过那些便捷的小路来逃跑到巴基斯坦一侧的部落地区,那里的长老们都很支持游击队去和异教徒作战的。
可惜啊,上一次却没有能够和以往一样很顺利的避开异教徒们的剿杀。想想那些被欧洲人打死的战友,阿基米多少有些伤感,尽管他并不喜欢那些人,尽管自己是被莫名其妙的抓去参加抵抗武装的,尽管那些人经常嘲笑、讥讽、甚至是欺负他,但毕竟是一起生活、战斗了那么多天,想到那些残缺不全的尸首,阿基米觉得自己真是太幸运了,也许是真主眷顾自己吧。
唔,他们在说些什么,走在前面的络腮胡和那个东方人吸引了阿基米的目光。月色下,那修长的身影更加衬托出了东方人的神秘,阿基米更加的好奇了。
“……托拉博拉所在的山脉是斯平哈尔山,属于苏莱曼山系的一部分。在中国古代呢,苏莱曼山被称为是小雪山。唐高僧玄奘、长春真人丘处机都曾翻越过苏莱曼山。”裹了裹身上的毛毯,纳兰平初指着群山起伏、地势险峻的托拉博拉对身后紧随着的阿卜杜勒-阿米德说到“虽然阿富汗远离海洋,海拔又高,大陆性气候在全国占主要,全国多荒漠而少森林,但托拉博拉所在的山区却拦阻了从印度洋吹来的湿风,因而这里的多数高山林木茂盛。”
“当年我曾经随ISI(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联合情报/北方局(JIN)的前任负责人多次进入过托拉博拉,那里山高林密,太适合作为隐藏地了。”阿卜杜勒-阿米德附应着说到“山中的积雪和山泉可以作为饮用水源,加上还可以猎食野物,多山洞、多密林,再好不过了”
一阵萧索的山风扑面而来,阿米德呛了满嘴的风沙,接连的咳嗽起来。一行人迎着扑面而来的山风,向着远处那绵延在星空下的托拉博拉山走去。
阿基米并不清楚为什么会重新回到托拉博拉,在他看来也许这里并不能够算得上是一个安全的地方。“这些强悍的普什图人,真是够厉害的!”阿基米嘟囊着手脚并用,在陡峭的山坡上艰难而行。看着那些扛着火箭弹和轻便迫击炮的武装人员,阿基米觉得多少有些不可思议。
“翻过这座山头,前面不远处就是贾拉拉巴德市了。”几个普什图人叽叽咕咕的小声说着话。忽然前面抱着枪而走的尖兵跑了过来,急切切的冲着络腮胡打着手势。刚刚还秩序井然的队伍立马乱糟糟了起来,一行人手忙脚乱的披上了毛毯躲进了林丛之间。
还在发愣的阿基米被一脚踹翻入了旁边的山坡下,没等到阿基米痛得叫出声来,一张灰兮兮的阿富汗毛毯已经蒙住了阿基米的头,络腮胡那张黑黝黝的大脸隐现了出来。
“嘘……安静……”阿基米刚准备开口,一口流利的塔吉克语便扼住了他的发问。是那个东方人,看着那张带着冷漠气息的面庞,阿基米几乎忘记了自己准备问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