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就把剃刀一把扎在了台上,走时还狠狠地瞪了我一眼。这一下可把我吓的不轻,小时候看《宰相刘罗锅》的时候,有一段是个小学徒练手,拿着剃刀剃冬瓜皮,每次师娘喊他的时候,他就会把剃刀往冬瓜上一扎,一次给被人剃头的时候,师娘又喊了一声,小学徒有习惯性得把剃刀往上一扎,不过这次扎的可不是西瓜,那可是脑袋!想到这的时候我冷汗都流了下来,看来我和这个小指导员的梁子是结下了。
然后又穿上军装在镜子前整理好仪容仪表,再列好队在操场上走上几圈,队里的学生兵居多,反正就那么几个场景让我们忙乎了一下午。
晚饭时我们已经像老学员一样,整队站排去饭堂了。路上带队的指导员,领着喊了两遍“一二三四”效果不太理想,尤其是最后那声“四”总是发降音显得太闷不响亮,在指导员反复做了示范后,大家逐渐掌握了规律,喊的时候放下脸面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有话就要大声说就得喊出来,于是震耳欲聋的“一二三四”喊得地动山也摇。
到了饭堂前,大家立正站好,由区队长起歌齐唱“团结就是力量”效果不太好,队里的学员地域分布较广,南腔北调的汇不到一块,还有人四川人操着四川话在那唱,还逗笑了不少的学员。还有不少人在队伍里,光扒了个嘴,也不出声,活生生地在那烂竽充数。
接着教导员又是一顿心里辅导,让大家放下架子,我们是革命军人英雄气概,唱个歌算什么?唱不好,唱不响,谁也甭想吃饭,再不唱,就拉出来单个练。弄到最后还是这法子管用,于是一曲雄壮豪迈的“团结就是力量”打开了吃饭之门。
这说道吃饭,这里面的学,可就大了去了。刚开始训练体能,消耗多饭量大得惊人,一顿吃十几个馒头根本不在话下。我和“**”阿坤哥三一顿能吃了二十几个馒头。
这吃的太多,炊事班一天不干别的,就光做饭了可大家还是不够吃。不够吃就得抢,抢不到就吃不上,于是吃不饱的问题日趋突出。
吃馒头还好说,尤其是吃米饭总是吃不饱,这坦桑尼亚大老黑“李白”总和我抱怨吃不饱,我查找了一下原因,原来怨他自己没有把握好策略,第一碗盛的太多了,吃完了第一碗,再去盛第二碗,盆里早就空空如野。
在这方面我当初进部队就比“**”阿坤机灵多了。当年当兵临来的时候,我爷爷专门为这事,给我传授过经验。那几天挺忙的关键是这两货还和我不在一个班,我也没来得及,提前把我爷爷的话告诉他们,直到这两货被饿了两顿,才得到了我的指点。
这大老黑“李白”学得了我的精髓,“第一碗千万别多盛,半碗都嫌多,赶快几口吃掉,然后再去盛一大碗满满的。”
大老黑“李白”道:“这吃饭还真长见识了,难怪你只当上了副班长,原来尽踏马捉摸吃了。”
“你踏马才尽捉摸吃呢。”??
我们还经常吃包子。包包子时,炊事班这弟兄们可不够用了,必须有人帮厨,我就带着班上的弟兄去帮忙。和面、拌馅是炊事班的事,包的时候大家一起上,大老黑李白这货,包包子露了馅,完了他还吓得默不作声,又在包子外面加了一层皮儿,从此李白这货,就被列入了食堂后厨黑名单。(内个双皮包子,偏偏让事儿妈指导员给吃了)。
周六会餐是这样的,早饭正常吃,中午来顿面条,晚上是正式会餐。关于中午的面条不少兄弟有看法,说这是把中午的菜挪到晚上了。其实不然,会餐的菜肯定要比平时质量高,光备菜就够忙了,中午再正常吃,炊事班的兄弟得累死。再说炊事班吴班长,下面条的功夫可是一流的,西红柿鸡蛋面、小白菜鸡丝面做打卤面(不是苏格兰的)和炸酱面香葱排骨面、海蚬子菠菜面、鱼香肉丝面什么反正花样是层出不穷。要是赶上他高兴了还能来个牛肉拉条子、刀削面什么的。
每到周六我们都犯愁,是中午放开肚子吃面,还是留点肚子吃晚上的大餐?真是幸福的烦恼啊。有时候打定主意少吃面条了,但等开饭的时候面条一上来,又吃成疯狗,特别是大老黑李白这货,就属他吃相特难看,就跟个饿死鬼投胎一样,来者不拒,我有时怀疑这货是坦桑尼亚人吗?不会是派来的间谍吧!筷子用起来贼六,时间长了,我都忘了他是哪里人了。
关于吃面条,老兵传下六字真言:少盛、快吃、勤跑。少盛就是第一碗要盛少一点,我们的小饭盆一碗肯定吃不饱,如果盛满等你吃完了,面盆里已经光了;快吃就不用解释了,但要注意一边吃一边用筷子搅,这样才凉的快;勤跑也好理解,每次盛半碗,吃完了就去盛,跑的勤一点,但要注意:不能霸在面盆的边上不走,要挨削的。如果面盆里空了还没饱,那只能认了,即使锅里还有也不能进炊事班,这是规矩,硬往里闯是要挨炊事班吴班长的勺子的。大老黑李白这货,仗着自己不懂规矩,被锤了几顿才老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