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章 天猎行动4
扫射,换弹夹再扫射,换弹夹。在一边的何大奎也做着同样的事情,他的ZB26捷克轻机枪用的是二十发子弹的弹夹,这捷克轻机枪虽然威力大火力强。但是采用的是二十发弹夹供弹换起来比较麻烦。每当打起大仗来,身边都带个专门的弹药手,负责给他压子弹。他首先扫射敌人骑兵的马腿,马倒下以后再打落马的骑兵。人和马的尸体很快把前路堵死了。而后面的退路也被密集的迫击炮火力封死。桥上的几十骑兵顿时成了赵越峰何大奎等人练习射击的活靶子。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对付骑兵的方法,中国古有明训。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一直是对中原政权威胁最大的兵种,以骑射为主要攻击手段的草原民族,甚至曾经多次凭借骑兵这一利器入主中原。金戈铁马入梦来的豪迈,引得无数将军士兵文人墨客心驰神往。骑兵这一兵种在世界军事历史上称霸上千年的陆战之王,被称为冷兵器时代的坦克。骑兵是陆军中乘马执行任务的部队、分队。既能乘马作战,又能徒步作战。通常担负正面突击、迂回包围、追击、奔袭等任务。其行动轻捷,受地形、气象影响较小。历史上骑兵曾经是陆军的主要作战兵种。中国自战国时代到清朝,西欧在整个中世纪,骑兵迅速发展为陆战的主要兵种,在作战中往往成为迅速歼敌、扭转战局的重要力量。关于骑兵的作用,经常可在有关古、近代战争题材的小说、电视、电影中看到,那万马奔腾的场面,着实让人激动。在外国,17世纪30年代战争时,参战国军队中一般都有40%一50%的人员是骑兵。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法、俄国均编有骑兵集团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军曾有17个骑兵军,八十多个骑兵师。中国历史上骑兵的极盛时期是元朝,骑兵部队主要装备有弓箭、马刀、标枪、战斧等。中华民国时期,骑兵最多时达二十多个师。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自1928年4月建立第一支骑兵分队起到解放战争后期,全军发展至12个骑兵师之多。
但是自从机枪等连发武器发明以后,骑兵的优势地位受到极大的挑战,并被大大的削弱了。特别是二十世纪的一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坦克装甲车的发明,并成为现代军队的主要突击力量的时候,更加让昔日的天之骄子骑兵犹如昨日黄花风光不在了。目前,只在边防部队中保留少量骑兵分队。
对面的是日军的一个骑兵大队(包括二个骑兵中队与一个机枪小队)500骑兵,和4挺重机枪。冲上桥的五十多人马很快被消灭,没有上桥的拥挤在桥头骑兵也在迫击炮和重机枪扫射下倒下一大片。垂死的战马倒在血泊中悲惨的哀鸣声令人撕心裂肺。这些被主人驱使的畜生他们连同他们的主人一样都成了日本法西斯战争狂人的炮灰,成为命运悲惨的可怜虫。
日军骑兵大队的队长命令重新整理队型组织再次进攻。但是这边4挺重机枪的曳光弹让他的企图和队伍不断在暗夜中暴光,因而他的队伍始终在遭受着迫击炮的猛袭。战马被披头盖脑的炮弹打得惊叫连连四散奔逃。而机枪小队的4挺重机枪也在准确而密集的迫击炮弹下哑巴了3挺。
因为赵越峰在桥头这里的阵地上安排了观瞄员用无线电步话机指挥着火力组的迫击炮,果然给敌人以沉重打击。日军骑兵大队的队长在马上呼喊着咒骂着自己的部下。冷不防被一枪打下马来。赵越峰知道特务排狙击手阵的杰作。连忙命令全体对敌人进行穷追猛打似的猛烈射击,混乱中敌人又丢下百多具人马尸体向后退却而去。
这一仗下来,赵越峰用伤亡仅仅15人代价(其中3营5人)。歼灭日军二百多人,军马一百五十多匹。
何大奎对七连的武器威力赞叹不已,“乖乖!这美国家什就是好啊。”
而工兵组已经撤回来向他报告炸药已经安装完毕随时间可以引爆了。而从战斗开始打响仅仅半个多小时。赵越峰用电台联系了三营主力汇报了情况,得知此时三营主力正与敌人进行着白刃战。
于是,他马上命令各个组加强工事,准备迎接敌人更大规模的反扑。他知道因为弹药库被袭击了。那里有要命的新式化学武器。所以敌人必然不计代价的去增援.果然仅仅十分钟以后骑兵大队剩下的三百多骑兵整理好队伍在代理队长的带领下卷土重来。同时驻地的一个步兵中队欠一守桥小队,这个小队已经被消灭在大桥。)也赶来支援。这个中队和骑兵大队本来驻扎在一座兵营。一起作为保卫大桥和控制这一地区的机动力量。本来在西江大桥的西岸布防就是为了防备中国军队渗透穿插的,但是没有想到这次中国伞兵会从天而降出现在他们身后。而他们是在3个小时之内唯一可以增援这一地区的兵力。45年的日寇显然已经成了强弩之末,兵力已经捉襟见肘了。
这回用骑兵大队采用了不同战术,用一半的人进行火力掩护,其他的进行冒死冲锋。冲到桥头就下马步行,利用人和马的尸体做掩护步步为营冒着炮火
一步一步往前挪。但是因为其兵力本不占优势,在桥面狭窄无法展开,火力又处于劣势。结果又弃尸百具。无功而返。
接下来日军不在正面进攻了,双方隔着西江开始火力对射,鬼子的骑兵没有重武器。步兵除了轻机枪也只掷弹筒这样的装备。因为他们是敌后的守备部队。对付游击队还可以,火力上根本和七连自动武器没有相比。只能凭借人数的微弱优势和三八枪的远距离射程与七连纠缠。但是很快随着伤亡的增加,他们的人数的微弱优势也消失了。但是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而在寒远寺方向的营主力依然没有猎物到手的消息。赵越峰看看表,有点着急了。
在几公里外的寒远寺林虎也觉得头皮发麻,在最后的几名日本兵的“曼赛!”(日语意为万岁)的狂叫声中。他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这一定是在给启动爆炸装置的日军发信号,鬼子要与他们同归于尽,要引爆毒气弹,让更多的中国人做陪葬。但是林虎并没有听见爆炸声。
“你们不要叫了,你们的这些小玩意在这里。”这是一名女子的声音,大家回头一看,只见情报组的上尉军官孟月绮,手里拿着一个拆了引信的雷管和断了的电线,另一只手拿着一把带血匕首。在军靴底上蹭了蹭,“你们安排的那个爆破专家我已经打发他去见你们的天皇了。”
孟月绮用日语对鬼子说。“八咯丫路!你的死拉死拉地”鬼子军官单手夺下旁边鬼子兵的枪。
“砰!”枪响了。
但是倒下的不是孟月绮,而是那个鬼子军官,紧急着一阵冲锋枪的密集射击把剩下的七八个鬼子撩到在地。大家抬头一看,只见寺庙的大殿顶上站着两个人,是两个美国人李普、和康普顿,只见“莽汉”康普顿对着温特斯喊,“头!你的这个注意不错,从房顶上这个角度打,就不会射中哪些弹药了,呵呵。”
大家都松了口气,反应过来的人连忙上去给担心没有死的鬼子,补上一刺刀。
“这次我又欠你个情,呵呵。”林虎笑着对温特斯说:“从鬼子头顶上打,这个主意不赖呀。”
而军统的两个情报员已经开始指挥大家搬运毒气弹了,“大家一定要小心点。”孟月绮叮嘱着,而马永强显然对仓库里成捆的三八枪和成箱的子弹更感兴趣。马永强甚至因为搬运的先后次序问题和情报组的于源吵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