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对于中东地区,宁丹的想法是间接通过对中东的渗透支援德国,使英美苏的消耗更多一些。历史上二战的后期,1944年艾森豪威尔就认为当年可以结束欧洲战事,但是**谋长马歇尔说了一句话:“不,我们还没有为欧洲准备好足够的面包。”
这个话深意无穷,只是大家没有认真解读而已,面包不够吃只有两个办法,第一增加面包数量,第二减少分面包的人数。马歇尔是**谋长不是慈善家,所以他说的只能是第二种意思。
当时德国的战略是,向西死死顶住苏联,知道英美从背后过来,向他们投降!因为德国不敢让苏联进入他们的国家,他们知道苏联人的性格,有仇必报,苏联人进入他们的国度之后到底过什么,想都想的到。
战争是个反人类的东西,但是人就是这么奇怪,当善良的中国人一发起善心,他们就集体认为中国人傻,于是蜂拥而上,把中国掠夺的精光,与其如此,不如我们先下手为强!
二战之前,德国在中东的势力和影响就像在中国的影响那样,都超过了英法,两伊和土耳其都与德国友好。
一战之后的经济危机,英法殖民者在中东被削弱,埃及等国也部分获得独立,为了应对殖民地人民反抗,英法把主要力量都放在殖民地,可以说二战初英法在欧洲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殖民地牵制了英法主要的力量。
之所以英法对德国采取“绥靖政策”,不是他们软弱,而是他们根本腾不出手来应对。1926年德国获得国联常任理事国地位,1932年达成与英法意美在武装问题上平等的宣言,德国正式成为世界强国,中东国家也更倾向德国,伊朗更是吊销英国石油公司的租让权,英法在中东的势力岌岌可危,中东各国谋求地区联合的趋势明显。
希特勒上台之后,执行法西斯政策,建立轴心国联合,支持日本侵略中国和疏远中东,把战略重心放在了欧洲,积极准备欧洲战争。
为了应对战争,英法也放宽对殖民地高压政策,1936年英国和埃及签订同盟条约,只保留监督权,中东地区各国也加强了相互合作,1937年7月土耳其、两伊和阿富汗建立萨德巴德公约,形成地区安全机制。
所以说在1991年美国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为名进行多国部队行动,到2001年北约入侵阿富汗,2003年北约入侵伊拉克,再到2011年北约对利比亚实施军事打击,等等,什么**什么反恐,十九世界掠夺世界的那帮人,换了一身衣服,又回来了!
和历史上的时间一样,1945年的3月,埃及、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也门和约旦7个阿拉伯国家代表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会议,通过了《阿拉伯国家联盟宪章》,宣告阿盟正式成立。
有个细节,这7个国家中没有伊朗,因为伊朗从来不认为自己是阿拉伯国家,他认为自己是伟大的波斯帝国。
世界上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矛盾激化了就会有战争,整个阿拉伯国家的边上有一个另类,这也是为什么霍梅尼废除帝制建立共和国之后,伊拉克第二年就要与他开战,而且双方一打就是八年。
彭小文认同宁丹的一句话,一个国家要想强大,做事必须要有延续性,没有哪一代人能够一下子干完子孙后代很多辈子的事情,但是中国却偏偏喜欢这样。
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布局完成,让后人接下来慢慢的把事情去推进下去。
(二)
在伊朗的布局很简单,这个民族有非常强的独立性,而且有他们自己的波斯梦。历史上中国和伊朗相互没有踏上过对方的土地,这一点双方还应该继续下去,宁丹也认为,世界上应该是多文明共存的,虽然有文明冲突也会引发战争。
石油管道的协议在中、巴、阿、伊之间达成,四方共同组建一个“石油部队”,确保不被外界破坏四方之间的和平。
这等同于中国承认了巴基斯坦,印度非常气愤,但是现在英国根本没有精力过来帮忙,于是印巴分治协议提早出台,美国方面支持卖武器给印度,中国方面卖武器给巴基斯坦,美国提议双方都不出兵。
这个时候蒋介石坐不住了,宁丹的一系列举动让几个战区都肥的流油,蒋介石以国家元首的身份认为,麦克马洪线的问题到了该解决的时候了!于是西南防务区果断出兵。蒋介石是个搞政治的老手,麦克马洪线和克什米尔地区一起下手,嘴里不断地威胁要使用云爆弹把新德里炸平!国家有了向外扩张的实力,人的口气自然不同。
美国对于中国的这个势头非常紧张,虽然中国恪守诺言,收复了克什米尔地区,并且打到麦克马洪线就收兵,但是这是个信号,美国担心中国再强大了会找他算总账,于是以中印开战为借口,威胁中国如果再敢前进,就要中断了对中国的全部武器和物资供应。
这个问题宁丹早有准备,因为王庚已经秘密出访北美和南美,而且现在中国的远程轰炸机和空对舰导弹也已经研制成功。
但是现在还不是跟美国彻底闹翻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