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的真实名字叫做萧腾,是彭小文让我来的。”王飞虎把提供建议的战士引荐给宁丹。
萧腾的名字宁丹听说过,是他的副官,也是彭小文狙击队的队长。
“彭小文现在怎么样了,他在哪里?”宁丹非常关注彭小文的现状。
萧腾道:“宁司令,彭长官现在很好,他说他在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等事情完成了他就会过来见您的。”
宁丹掩饰不住的失望,但是总算是知道了彭小文的确切消息。她问道:“萧腾,你是什么时候来到北方纵队的?是怎么来的?”
萧腾道:“其实应该说我们吧,因为之前王中华和李有道也是彭长官的部下,都是过来......帮助您的。对不起,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萧腾注意着措辞。
宁丹不介意,她示意萧腾坐下,并亲自给他倒了杯水,道:“有什么对不起的,本来就是来帮助我,当然也是帮助北方纵队和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那王中华和李有道后来怎么样了?”
萧腾难过地说:“牺牲了,他们都牺牲了。”
宁丹叹了口气,继续问道:“小文哥哥是怎么知道北方纵队的情况的,我听说他被俘后来逃脱,那后来他都在什么地方,都做了什么,萧腾你能告诉我吗?”
萧腾长叹了一口气,道:“从哪里讲起呢?”
宁丹道:“从头讲,就从你们的南京保卫战的最后阶段开始讲。”
时光拉回到抗战之初,南京保卫战,南京城防司令唐生智逃跑之后,彭小文担任南京城防司令部参谋长,率领部队殊死抵抗,掩护更多的人撤到长江对岸。
惨烈的巷战打了5天5夜,终于廖耀湘带领最后一个师撤离,此时南京城内就只有担任断后的彭小文和萧山令各率领一个营进行最后的抵抗。
如果不出现意外,这些部队都能够全身而退,但是就在他们已经退到长江边准备撤离的时候,突然听说,城内居然有一千多伤兵没有撤出来,被日军包围了,那些伤兵按照计划应该是随同邱清泉的部队一起撤离的,但是邱清泉发给他们每人一颗手榴弹把他们留了下来,彭小文一听非常生气,随即安排萧山令先行撤退,他带兵冲过去救人。
对于这个决定,在后来引发了无数争议,因为最后彭小文不仅没有救出全部的伤兵,还把自己搭进去了,而且是最后在打光了所有弹药之后,彭小文重伤被日军俘获。
萧腾的回忆,就从这里开始。
(二)
根据截获的国军电文,国军的那个恶魔非常有可能被俘获,松井石根和谷寿夫下令屠杀全部伤兵,但是被日军大本营严令制止,这并不是日本大本营良心发现,而是因为日本总部认为,如果能够让彭小文“投降”而不是“战死”,对国军的士气会有更大杀伤!
中华文化的特征之一就是“不准投降”,中国人可以原谅临阵脱逃的逃兵,却绝不原谅向敌人投降的降兵,这与西方国家正好相反。
在西方国家中可以原谅向敌人投降的降兵,却绝不原谅临阵脱逃的逃兵。西方人认为在无力抵抗的情况下向敌人缴枪投降,也算尽到了军人的责任,不算什么可耻之事。而临阵脱逃则是逃避军人的责任,是军人最大的耻辱。
二次大战中西方战场上降兵很多,逃兵却很少;而中国战场上降兵很少,逃兵却很多,这也反映出东西文化的差别。
但是彭小文是“被俘”,却不是“投降”!这一点区别很大,蒋介石在西安也是“被俘”,虽然那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而且所谓的投降,是在可以抵抗的时候放弃抵抗!
甄别彭小文的工作做的很艰难,因为彭小文是否被俘,是日军根据内线情报和截获国军的电文获悉的。
另一方面,国军发布的新闻,是彭小文伤重转移到后方医院抢救,蒋委员长委托何应钦参谋长亲自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