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崔可夫和莫洛托夫非常感兴趣,要知道,就在半年前,德国入侵苏联的时候,苏联提出要八路军全部进入东北,牵制关东军作战,以便自己从远东抽调兵力支援西线战场。
1941年6月,斯大林认为,1940年的八路军就有25万部队,如果再加上新四军,那么**部队可以向东北派遣30多万人,30多万的部队,要想打败关东军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加上东北的抗联部队,对日军形成牵制和消耗,还是可以实现的!
蒋介石闻言表示支持,只要八路军离开中原,让他们去和日本关东军去消耗吧!而且蒋介石还暗自得意,我的话你们不听,斯大林的话难道你们也不听?
1941年上半年的时候,战火在欧、亚、非大陆燃烧,耐人寻味的是,战争打到这时,世界两支最重要的力量,美国和苏联却没有被卷入这场大战,而是拉开坐山观虎斗的架势。
当时**和**最担心的是英美与日本可能达成妥协,牺牲中国,反对苏联,使慕尼黑阴谋在东方重演。
另外,由于德国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着国民党的抗战态度,皖南事变就有在英美与德意日两大军事集团关系发生微妙变化的情况下蒋介石有恃无恐的因素。
因此,**对德国动向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
随着1941年6月22日德国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这种局面被彻底改变。突然爆发的苏德战争爆发让**和**都感觉非常紧张,经常开会讨论这一事件后的国际形势。
当时斯大林专门派了代表在延安,他的任务就是催促八路军打到东北去,急得不得了。苏联很难了解中国。对**的政策、方针,他们不理解,只说**不支持他们。
当时在延安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大多数干部认为必须服从共产国际的调动,哪怕全部牺牲在东北战场,也要无条件地援助苏联!
**深知自己根本没有实力去东北与关东军拼消耗,苏联共产国际的这个命令或者叫做意见必然不能服从,作为**能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稳定人心,因此毛周朱的选择,是利用文章而不是军队。
撰写文章对这场战争的进程作出预测,并将其宣传出去,以表明**对于时局的看法,藉以最大限度稳定人心,敦促局势向有利的方向转化。
那篇**执笔,**修改,发表在《解放日报》的社论,题目叫做《苏必胜、德必败》。大致内容是:
第一,德国师出无名,无法进行精神动员,苏联是为了保卫祖国而战,士气民气正旺盛;
第二,德国资源短缺,生产能力已扩至极限,而且其战略战术长短优劣经过两年的战争已多大白于天下,容易引起被侵略者的注意与防御,苏联的情况则恰恰与此相反;
第三,德国法西斯四面出击,形式上是外线作战,实际却是处于被包围被攻击之中,随着战线拉长战区扩大,供给和联络就有可能被切断,这些困难都是苏联所没有的;
第四,德国内不稳而外孤立,苏联内坚强而外多助。他还说,苏联的胜利并非唾手可得,重大的牺牲与一时一地的挫折也还不可避免;但全人类和全中国的战斗信念是:中必胜,日必败;苏必胜,德必败。
毛周朱在全党统一了思想,那就是,八路军和新四军在华北地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把一百多万日军牢牢地拖在华北大地上,这就是对苏联卫国战争最好的支持!
斯大林没有等来八路军的兵调来东北,只等来了毛发来的几句“德必败,苏必胜”的口号,虽然也想到了这个结局,但是也不免失落和发怒。
当然生气的还有希特勒,他要求日本从东北进攻苏联,策应德国的西线作战,结果日本一直到二战结束也没有跟苏联打起来,尤其是日本居然还向德国表功,说我们关东军在东北布置几十万的部队,成功牵制了上百万的远东红军的兵力,为德军成功实施巴巴罗萨计划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不过想想,当年日军在诺门坎和苏军干的时候,纳粹德国不仅不配合日军,反而和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纳粹德国对自己的盟友都这样,日本不出手相助也是情理之中。
国与国之间的一切友谊与战争,是牵制还是“牵制”,还是真刀真枪的支持,都与利益和实力密切相关。
(二)
目前为止,日本关东军人数最多时期,编有31个步兵师团,11个步兵和坦克旅团,1个敢死队旅团和2个航空军,以及伪满洲国部队等,共约120万人。
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关东军陆续向华北和太平洋地区抽调,但是直到1945年仍然保留了85万之多的部队陈兵远东,随时准备趁苏联虚弱的时候狠狠咬上一口。
知识诺门坎之战打消了日本关东军的骄横气焰,日军中再也不会有人叫嚣“一个日军师团抵得上三个苏军师”,相反在计算日苏兵力时候,日军参谋会谨慎的以1:1甚至2:1来计算,也就是说,如果日军要对远东苏军发动进攻,必须集中起苏军两倍以上的机动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