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刈对马大佐出生于1905年日军海战战胜俄国的日子,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对马海战的胜利,本来菱刈对马的志向是当海军,但是父亲是陆军高官,子承父业,1934年菱刈隆调回日本前夕就安排菱刈对马进入了关东军。
菱刈对马的军功升迁完全是屠杀中国抗联,从1933年的陆军大尉,6年内1939年34岁时候便升到陆军大佐,手上沾满了抗联战士的鲜血。
菱刈大佐观察了地形之后与野鹤敬二中佐取得了联系,他做出部署,**军大队在大队长李哲九中佐的带领下当作先头部队,山路狭窄,每次进入山谷一个小队,前哨部队快速通过,后面500米是第二个小队,依次通行。
(三)
“添油战术,无非就是拿狗腿子的命当炮灰!”何玉龙冷静地观察着,他负责示意第一道防线上的孙瑞详不要阻击,多放几个小队进去!
按照宁丹的部署,阻击第一战有两套方案,一是鬼子大队如果全速拥入就在第一道防线坚决阻击,二是日军如果使用炮灰战术火力侦察,就放前哨部队到第三处伏击点进行大量杀伤。
李哲九中佐安排自己的大队部第七序列进入,后面留两个后卫部队和两个辎重小队。
在第四序列的炮小队进入谷口的时候,何玉龙命令,战斗开始!
四个进入谷口的小队距离两公里,第一道防线上的孙瑞详分队引爆了谷口预设的石壁,两块巨石堵住了鬼子的退路,石壁上三个5米高度的石雷轰然碎裂,10名队员各自投掷5枚手榴弹,同时用三挺轻机枪居高临下点射鬼子!
50多颗手榴弹、三个石雷,三挺机枪各自打了两个弹匣,鬼子54人的炮小队被全部歼灭!
与次同时2公里后的第二处伏击点,后面枪声大作,前面的鬼子就想赶快通过,这个伏击点的路上200多米区域内设置了无数陷马坑,第一支马队有半数马匹的马腿折断,人仰马翻,倒成一片!
第二支小队命令全体下马,占领右侧高地据险防御,可是那座高地的斜坡是一个巨大的墓场,因为这里本来就是宁丹设计的第二处伏击点。
徐龙分队和李振华的狙击分队已经在两侧隐蔽等候多时,居高临下的打击跟屠杀没什么区别。
第一小队鬼子下马试图冲过耿敬雷分队的防线,占据地形优势的耿敬雷毫不客气地拒绝了他们。
进入山谷2公里的狭窄山路上,四个**军小队放弃马匹和重火力,冒着弹雨和爆炸的碎石撤退,整个战斗不过15分钟时间,鬼子的四个小队被干掉了一个整编炮小队,另外三个骑兵小队逃回去的不到一半人。
这距离回望峰的入口可是还有5公里之多,三个伏击地点同时使用,一战歼灭鬼子100多人!
何玉龙现在彻底相信了,合理利用地形设伏,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不仅仅只是成语!
孙瑞详分队和徐龙分队迅速打扫战场和干掉受伤的鬼子,主要是要缴获鬼子的迫击炮和轻重机枪,耿敬雷分队收拢马匹,马匹还有用处,迅速打扫,30分钟内撤退到第四伏击点,前三个伏击点由李振华狙击分队安排,依托地形准备狙杀!
菱刈对马大佐看到天色已晚,命令部队后撤10里驻扎,次日早晨开始进攻,野鹤敬二此时心急如焚,却无可奈何,根据他得到的消息,白狼关的南北两个方向上,国共双方的兵力都越来越近。
那么白狼关的南面,我们的援军到哪里了?日军的援军又到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