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佛塔的地方,有一群僧人聚在一起。吴钦想听一听众僧们在聊什么,还想看看他们手中的法器。
可是围观的群众很多,人声嘈杂,挤不进去,只能听到鼓点和钵铲缓慢的节律。
黄宛丘拉着吴钦来到广场边一个商铺门口,那里正好有一个长条石凳,两人站了上去。
只见广场上,人群中,一群身着红色僧袍的年轻僧侣席地而坐,他们背朝佛塔,面朝托林寺。他们周围,人群面向佛塔围成一圈。
在这个直径20米左右的圈内,有两个人身着长袍,带着面具,相互比划着转圈。有些僧人在敲柄鼓,有的在吹长号。
黄宛丘问:“这是唱戏,还是在做法事?”
吴钦还没回答,站在石凳另一头的中年汉族男子说:“这是唱藏戏,一会儿才是法事活动。”他的口音是明显的四川味,“每年萨嘎月,托林广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活动。”
吴钦看着这个汉族人,脸色黝黑,衣着朴素,在遮达待的时间应该不短了,就问:“老乡是在这里做生意?”
“是的,做点小买卖,你们是来旅游?从哪里来啊?”中年男子问。
吴钦说:“从四川来。”
男子说:“哎哟,是老乡啊,我是四川自贡的,你们是哪里的?”
“我们从容城来。”吴钦说,“你说萨嘎月托林寺经常有法事活动?”
中年四川人说:“是的,不光是法事活动。每年进入藏历四月,也就是藏族人说的萨嘎月,是遮达县最热闹的时候,各寺院都有法事,托林寺的活动最为壮观,就跟内地的赶大集一样热闹。”
宛丘问:“唱藏戏的是僧人,还是老百姓?”
四川男子很随和地说:“我也分不清。不过,穿着戏服、带面具的应该是在唱戏。做法事时,僧人不会带面具。”
吴钦问:“除了唱戏、法事,还有其他的活动吗?”
四川男子说:“有啊,有县上的文工团演出,是在四月十五日,那一天最热闹了,全县人都会集合到这里来,法事活动也是场面最为宏大的一次。”
“四月十五日?”吴钦在想,为什么是这一天呢?这一天不正是萨嘎达瓦节吗?
四川男子说:“听说那一天是佛祖释迦牟尼诞生的日子。”
黄宛丘在一边说:“不对吧,佛祖诞生好像是四月八日。”她觉得这个男子什么都不懂,尽是忽悠人的说法。
“噢,这个,可能是藏历和农历不一样吧。”四川男子有些尴尬,“反正是为了纪念佛祖。而且今年的场面一定不会小。”
黄宛丘有些好奇地问:“为什么?”
“因为今年是藏历木马年,藏族人说佛祖是马年出生的,所以马年吉祥。木马年的萨嘎月肯定活动搞得多,场面大。”四川男子俨然一个老西藏,似乎什么都懂。
吴钦突然想起来,羊皮卷上的藏文写着“萨嘎达瓦”,这显然指的是时间。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吴钦问那个四川男子:“还有几天是藏历四月十五日?”他其实不指望他回答,具体日子只要回去上网上查就可知道。
“好像还有七八天吧,”四川男子说,“你们若是在遮达多待几天,就可看到十多年不遇的好戏啊!”
黄宛丘高兴地说:“钦哥哥,有好戏看了。”
四川男子说:“有时间的话,你们一定要去托林寺拜一拜,菩萨会保佑你们早生贵子,幸福一辈子!”
吴钦听这话,不免有些尴尬。显然,四川人把吴钦和宛丘当成情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