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炆,是无法驾驭辽王的。”朱元璋长叹了一口气。
在之前的时候,朱元璋就已经担忧辽王的能力太盛,若朱允炆登基之后无法驾驭辽王。
现在不用想了。
朱元璋可以肯定,朱允炆无法驾驭辽王!
他很清楚朱允炆的性格,受文人影响太大,总是幻想着有的没的,对武人极其排斥。
而朱植则与朱允炆恰恰相反,朱植天生就是骁勇善战,十六岁就藩辽东,养成了狂野的性格,对敌人尤其狠辣。就藩到辽东这个军镇之后,朱植的性格被彻底释放了出来,常年领兵作战。
朱允炆的老师是吕本、方孝孺、黄子澄、齐泰这类偏文且理想主义者。
而朱植的老师,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教他打仗的蓝玉,一个是教他杀人的毛骧。
若是朱允炆登基,定然不会让辽王领兵在外。而现在看来,朱植必然不会老老实实的束手就擒。
而最后的结果,无非就是掀起一场暴乱。
之前的时候辽王被限制在北镇,无法展翼,所以朱元璋并没有以为朱植会对朱允炆有什么威胁。
可现在朱元璋才发现,辽王已经做大,已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辽东猛虎!
这样的一头辽东猛虎,强大、狠辣、年轻,让朱元璋都觉得棘手。
若是朱允炆继承大统,辽王欲反,他敢断定,朱允炆不会是辽王的对手。
同样,朱元璋也可以在朱允炆登基前,废了辽王。
辽王虽是猛虎,但他只有辽东一地。
朱允炆太过软弱,不是朱植的对手,但朱元璋可不一样。
虽然这位大明的开国之君已经半截身子埋进土里,可若是举全国之力,朱元璋拼了老命,还是能拖着朱植一块儿死的。
可是,值吗?
以大明衰弱为代价,拼死一个皇子?
辽东起初的布局,是朱元璋一手安排的。
但现在却要让他用一国之力,来清除这个布局,只为了能让朱允炆安心登基?
更何况,就算能除了辽王,大明也会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衰弱期,毕竟在洪武四大案之后,大明已经足够虚弱了。
没了辽王,还有燕王、宁王、晋王……
而为了拼死辽王,朱元璋的精力已经干枯,他没有时间和力气再去对付其他的藩王了。
若是在辽王之后,其他藩王要反,怎么办?
一个虚弱到极点的大明,一个软弱的皇帝朱允炆,是无法顶住这种混乱的。
诸王纷争,天下大乱,外敌入侵……
中原沦陷的局面又要重演,届时他朱元璋就是第一罪人!
这是个无解之题。
毛骧也注意到了朱元璋的心思,但他没有说话。
最终的决定,还是要由这位皇帝在做。
除了皇帝,任何人都没有为一个皇太孙,以及一个手握重兵的藩王下结论的权力。
他是影侍,只负责执行皇帝的命令,其余的琐事,皆于他无关。
朱元璋闭目沉思了良久。
最终,他睁开了双眼,喝道:“取纸笔来,朕要写一道诏书!”
朱元璋很少以“朕”自称。
他出身贫寒,小时候不过是个放牛娃,就算称帝之后,也更喜欢以“咱”这种朴素的方式自称。
可现在,他却以“朕”自称。
“朕”,是皇帝自称,朱元璋现在是以大明皇帝的身份来做决定!
毛骧默默的取来纸笔,放到了龙案之上。
朱元璋提笔书写,写完之后,他犹豫了很久,还是提起了传国玉玺,在诏书上扣下了红色的印章。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道诏书,由你来保存。”朱元璋将诏书交给了毛骧。
“皇太孙朱允炆现在已经坐稳,若是再变更,恐引起朝纲慌乱,故而,允炆必须得是下一个大明皇帝。”
“辽王若反,等他称帝之后,你将这封诏书取出,昭告天下!”
听到朱元璋的话,毛骧问道:“这封诏书,是陛下斥责辽王得位不正的诏书吗?”
他不太理解朱元璋此举的含义是什么。